中华中医药学刊

CHINESE ARCHIVES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博士导师新论

  • 基于中医治未病思想对射血分数保留心衰全周期、全方位防治范式的探索

    董国菊;黄璐琦;

    随着人口深度老龄化,射血分数保留心衰(heart failure with preserved ejection fraction, HFpEF)已成为目前及未来心衰的主要类型,因治疗方法有限,防治前线前移至关重要。针对目前HFpEF防治的现状与不足,提出基于中医治未病思想的HFpEF全周期、全方位防治范式的构建。根据HFpEF发病进程特点,创新性提出全周期7阶段划分:疾病未成期(健康期),疾病将成期(疾病前期),疾病期(心衰风险期),疾病进展期(心衰前期),疾病加重期(症状性心衰期),疾病发作期(急性心衰),疾病终末期(心衰晚期)。针对7个阶段提出3级7阶段预防策略,从健康人群的0级预防开始,强调关注疾病转化窗口期,构建全周期预警体系,以指导精准防治。针对中国人口基数大的特点,倡导公共卫生与医疗服务体系携手共建全民全周期动态健康信息库,对全人群实行健康闭环管理;引导全民参与,变被动健康为主动健康;鼓励多学科交叉合作提供综合防治管理服务体系,并借力数智化赋能防控。旨在探索中医治未病思想指导下的HFpEF全人群、全周期、全方位防治范式,为包括HFpEF在内的慢病防控提供中国方案和中国经验,推进健康中国建设。

    2025年08期 v.43 1-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13K]
    [下载次数:45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 羊肠枣(印度猴枣)的正名研究

    赵中振;Eric Brand;浣一平;

    猴枣是一味小儿化痰的进口名贵中药,迄今为止,第一手资料的缺乏,导致人们对市售猴枣的真实来源仍停留在推断和猜测阶段。为了正本清源,在市场调查的基础上,专程前往印度中南部进行了实地调查、亲手解剖,阐明了市售猴枣的来源。调查结果表明:“羊肠枣”出自印度山羊(Capra aegagrus hircus Linnaeus)而不是猕猴。结石发生的确切部位是“盲肠”。“羊肠枣”不仅出自母山羊,公山羊体内同样也有“羊肠枣”。结石产生的引物是阿拉伯金合欢Acacia nilotica(L.)Willd.ex Delile的种子。建议市售“猴枣”的中文名称应改用“羊肠枣”(别名:印度猴枣)。

    2025年08期 v.43 6-8+25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88K]
    [下载次数:4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数字中医中药

  • 基于面部特征的中医体质辨识GCN模型研究

    张琪;胡孔法;杨涛;王子琰;韩笑;徐安迎;管爱华;

    根据中医相关理论,不同体质的人,其气、血、津液等方面存在差异,这会影响其健康和疾病表现。近年来,尽管基于中医体质辨识的研究已有了突破性进展,但依然面临着很多挑战。提出一种基于面部特征的中医体质辨识模型,结合数据扩增和图卷积神经网络模型,解决数据集不足和机器学习模型辨识能力较差的问题。首先使用数据扩增技术对获取的图像数据进行数据集扩增,从而提高模型训练的泛化能力和稳定性,再将这些图像进行分割构造适用于图卷积神经网络模型的图结构,最后送到Softmax分类器中进行分类。实验结果显示,所提出的模型的体质辨识模型准确率、召回率、F1值分别达到77.97%、78.98%、77.87%,效果优于经典的机器学习体质辨识模型。

    2025年08期 v.43 9-12+26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05K]
    [下载次数:53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基于卷积-自注意力机制对多周期脉象识别分类

    邓威;刘轩吉;郝龙辉;朱子简;李飞;王蕊;刘克勤;郭鹏宇;周华;王维广;陈占春;

    传统单周期脉象识别面临形态复杂、周期异变和个体差异等挑战,限制了其在实际应用中的有效性。本研究专注于解决多周期脉象识别分类问题,通过马尔可夫转移场融合脉象信号的幅值与时序信息,构建了新的图像数据集。基于此,提出了一种新的网络模型——对于卷积-注意力网络模型(Temporal convolutional attention network, TCANet),该模型结合深度可分离卷积和自注意力机制,显著提升了脉象图像数据的识别分类能力。实验结果显示,TCANet在滑脉、弦脉、平脉等脉象识别任务中分别达到了94.74%的准确率、94.79%的精确率、94.74%的召回率和94.76%的F1分数,表明其在多周期脉象识别领域具备优异的性能和广泛的应用潜力。

    2025年08期 v.43 13-17+261-26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56K]
    [下载次数:32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国家项目点击

  • 清热化痰通腑法对高血压脑出血早期胃管鼻饲后继发性肺部感染的作用效果

    王鹏;唐志锋;赵自育;郭伟;王明明;王晓曦;缑丽霞;王琦;

    目的 评估清热化痰通腑法对高血压脑出血早期胃管鼻饲后继发性肺部感染的作用效果。方法 选择高血压脑出血早期胃管鼻饲后继发性肺部感染患者100例。按照等比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50例。对照组予以基础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以清热化痰通腑法。2周为1个疗程。比较两组疗效。治疗前后测定炎症指标[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超敏C反应蛋白(Hypersensitivity C-reactive protein, Hs-CRP)]和动脉血气指标[动脉血氧分压(Partial pressure of oxygen, PaO_2)、动脉二氧化碳分压(Partial pressure of carbon dioxide, PaCO_2)],评价临床肺部感染评分(Clinical pulmonary infection score, CPIS)。结果 观察组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2周观察组血清IL-6、TNF-α和Hs-CRP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2周观察组PaO_2高于对照组,PaCO_2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周、治疗2周观察组CPI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清热化痰通腑法对高血压脑出血早期胃管鼻饲后继发性肺部感染的控制效果确切,有助于抑制炎症和改善动脉血氧,减轻感染程度。

    2025年08期 v.43 18-2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91K]
    [下载次数:20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脑肠轴理论指导下宁心安神汤对注意力缺陷多动障碍干预效果及对患儿肠道菌群的影响分析

    袁帅;刘婧;鲍远军;黄肇华;许佳;

    目的 分析脑肠轴理论指导下宁心安神汤治疗注意力缺陷多动障碍(Attention-deficit hyperactivity disorder, ADHD)患儿对肠道菌群的影响。方法 纳入102例注意力缺陷多动障碍患儿为研究对象,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51例采用盐酸哌甲酯片治疗,观察组51例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宁心安神汤治疗,对比两组疗效差异、症状评分、注意力缺陷多动障碍量表(Swanson, nolan and pelham-Ⅳrating scales, SNAP-Ⅳ)、数字划消失实验(NCT)失误率、儿童行为量表(Child behavior checklist, CBCL)以及肠道菌群指标变化情况等。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6.08%(49/51),远高于对照组的78.43%(40/51)(P<0.05);治疗后观察组多动不宁、神思涣散、多言多语、性急易怒评分均低于对照组,且治疗后观察组SNAP-Ⅳ评分、NCT失误率低于对照组,CBCL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双歧杆菌、乳酸菌、粪杆菌水平高于对照组,肠球菌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脑肠轴理论指导下宁心安神汤治疗注意力缺陷多动障碍效果明确,可调节其肠道菌群平衡,增加双歧杆菌和乳杆菌含量,能有效改善患儿症状,提高注意能力及认知功能,具有较高应用价值。

    2025年08期 v.43 22-2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68K]
    [下载次数:50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基于脑-肠-菌轴理论探讨通便汤治疗功能性便秘(气阴亏虚型)的随机对照试验

    吕娜;李宏佳;高昌君;余潘生;王玉娟;徐天舒;

    目的 探究通便汤通过调节菌群-脑-肠轴信号通路治疗气阴亏虚型功能性便秘患者的临床疗效,并分析其作用机制。方法 74例功能性便秘患者,随机分为西药组和中药组,每组37例,西药组患者予以普芦卡必利片治疗,中药组予以通便汤治疗。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症状、精神心理状况和不良反应情况,以及治疗前后肠道菌群、脑肠肽指标水平变化。结果 西药组的有效率为64.86%(24/37),中药组的有效率为83.79%(31/37),与西药组比较,中药组的有效率明显更高(P<0.05)。按照症状表现轻重程度依次记为0~3分。治疗4周后,中药组患者的粪便性状/型、每次排便、排便间隔以及排便困难程度等症状积分水平相较于西药组明显下降(P<0.01)。干预完成后,中药组患者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ilton anxiety scale, HAMA)和汉密顿抑郁量表(Hamilton depression scale, HAMD)评分水平相较于西药组均明显降低(P<0.01);与西药组患者比较,中药组患者血清5-羟色胺(5-hydroxytryptamine, 5-HT)、血管活性肠肽(vasoactive intestinal peptid, VIP)、神经肽Y(neuropeptide Y,NPY)水平明显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干预前两组患者的双歧杆菌、乳酸杆菌以及粪球菌水平无明显差异(P>0.05);干预完成后,中药组患者双歧杆菌、乳酸杆菌、粪球菌水平相较于西药组均明显升高。干预过程中所有患者的主要不良反应有恶心呕吐、食欲不振、腹痛腹泻、头晕头痛等,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 通便汤通过调节肠道菌群-脑-肠轴信号通路治疗功能性便秘具有良好的临床效果,能够改善患者精神心理状况,对肠道菌群和血清5-HT、VIP、NPY等脑肠肽水平均有调节作用,且无不良反应增加。

    2025年08期 v.43 26-3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82K]
    [下载次数:89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丁氏益气养阴汤治疗气阴两虚型经期延长临床疗效研究

    翟婷婷;丁丽仙;孟昱琼;高强;伍秋霞;

    目的 观察丁氏益气养阴汤治疗气阴两虚型经期延长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21年9月—2022年9月就诊于贵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妇科的108例气阴两虚型经期延长患者为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分为两组。两组均给予基础治疗,对照组54例给予裸花紫珠分散片治疗,观察组54例给予丁氏益气养阴汤治疗,两组均连续用药3个疗程。比较两组疗效、行经时间、复发率及性激素、中医症状评分、基础体温(basal body temperature, BBT)高温相持续时间、纤维蛋白原(fibrinogen, FIB)、血小板计数(blood platelet, PLT)差异。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整体行经时间和平均行经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前中医症状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神疲乏力、咽燥口干、少气懒言、五心烦热、自汗、大便秘结、头晕眼花及尿短赤等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观察组治疗后中医症状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前性激素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雌二醇(estradiol, E2)、黄体生成素(luteinizing hormone, LH)、孕酮(progesterone, P)均较治疗前降低,卵泡刺激素(follicle-stimulating hormone, FSH)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E2、P、LH低于对照组,FSH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前BBT高温相持续时间及FIB、PLT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BBT高温相持续时间均较治疗前降低,PLT较治疗前升高,FIB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BBT高温相持续时间低于对照组,PLT高于对照组,FIB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复发率为14.89%(7/54),低于对照组的37.04%(20/5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丁氏益气养阴汤治疗气阴两虚型经期延长可减轻症状,调节性激素水平,提高疗效,降低复发率。

    2025年08期 v.43 31-3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86K]
    [下载次数:18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百令胶囊联合氨茶碱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效果及对Keap1-Nrf2-ARE信号通路水平作用

    李伟强;周炜栋;陈升薇;夏斌;傅佳佳;

    目的 探讨百令胶囊联合氨茶碱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 COPD)稳定期效果及对Keap1-Nrf2-ARE信号通路水平作用,为临床用药提供有效参考。方法 收集2020年2月—2023年3月就诊的COPD稳定期患者112例,随机分为联合组和对照组各56例。两组均予以常规治疗,在此基础上对照组予以氨茶碱,联合组予以百令胶囊联合氨茶碱,均治疗3个月。比较两组疗效与治疗前后6 min步行距离、变化呼吸困难指数(transition dyspnea index, TDI)、肺功能[第1秒呼气量(forced expiratory volume in the first second, FEV_1)]、用力肺活量、血清炎症因子指标、免疫功能指标(CD3~+、CD4~+、CD4~+/CD8~+)、诱导痰Keap1-Nrf2-ARE信号通路水平。结果 (1)疗效与症状改善:联合组总有效率为91.07%(51/56),高于对照组75.00%(42/56),经过治疗后TDI高于对照组(P<0.05);(2)运动耐力及肺功能:经过治疗后两组6 min步行距离、FEV_1、FVC及FEV_1/FVC水平均较治疗前增高,且联合组高于对照组(P<0.05);(3)炎症反应:与治疗前比较,经过治疗后两组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high-sensitivity C-reactive protein, hs-CRP)、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等炎症因子水平均明显降低,联合组降低幅度较高(P<0.05);(4)免疫功能:经过治疗后,联合组CD3~+、CD4~+及CD4~+/CD8~+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5)Keap1-Nrf2-ARE信号通路:经过治疗后两组Kelch样环氧氯丙烷相关蛋白-1(Keap1)、核转录因子红细胞系-2p45(Nrf2)及抗氧化反应元件(ARE)蛋白表达量均增高,联合组增高更明显(P<0.05)。结论 百令胶囊、氨茶碱联合方案治疗COPD稳定期临床效果显著,可有效促进患者症状改善,提升肺功能及运动耐力,同时减轻机体炎症反应,改善免疫功能,上调Keap1-Nrf2-ARE信号通路表达。

    2025年08期 v.43 35-3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92K]
    [下载次数:49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芪参固肾汤结合厄贝沙坦治疗2~3期慢性肾脏病临床观察

    田卫;隽晨霞;王求利;王东济;

    目的 探讨芪参固肾汤结合厄贝沙坦治疗2~3期慢性肾脏病临床效果。方法 研究总计纳入110例2~3期慢性肾脏病患者,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汤剂组与西药组,每组55例,西药组患者采取厄贝沙坦等西药常规治疗,汤剂组患者在西药组用药基础上结合中药芪参固肾汤治疗,治疗过程中西药组脱落1例,汤剂组脱落2例。观察各组数据情况:疗效、治疗前后中医证候(主症、次症)积分变化、肾功能相关指标变化、炎症因子指标变化以及肠道菌群变化、T淋巴细胞亚群等免疫功能指标变化、不良反应。结果 汤剂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西药组(P<0.05);治疗后各组患者中医证候(主症、次症)积分、24 h尿蛋白定量(24-hour urinary protein quantification, 24 h-UTP)、血肌酐(blood creatinine, SCr)、尿素氮(urea nitrogen, BUN)、白蛋白(albumin, ALB)、肾小球过滤率估计值(estimated glomerular filtration Rate, eGFR)等肾功能相关指标、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 6,IL-6)及白细胞介素-17(interleukin 17,IL-17)、超敏C反应蛋白(hypersensitive C-reactive protein, hs-CRP)等炎症因子指标、嗜酸乳杆菌及双歧杆菌、大肠杆菌等肠道菌群指标、T淋巴细胞亚群(CD3~+、CD4~+、CD8~+、CD4~+/CD8~+)等免疫指标均改善,而汤剂组患者治疗后中医证候(主症、次症)积分、肾功能相关指标(24 h-UTP、SCr、BUN、ALB、eGFR)、炎症因子指标(IL-6、IL-17、hs-CRP)、肠道菌群(嗜酸乳杆菌及双歧杆菌、大肠杆菌)、T淋巴细胞亚群(CD3~+、CD4~+、CD8~+、CD4~+/CD8~+)等指标均优于西药组,P<0.05;汤剂组治疗总不良反应率比西药组更低(P<0.05)。结论 芪参固肾汤结合厄贝沙坦治疗2~3期慢性肾脏病可调节患者免疫功能,改善患者肾功能及免疫功能、炎症反应,提升治疗效果,且降低不良反应,治疗安全可靠。

    2025年08期 v.43 40-4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61K]
    [下载次数:30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基于BDNF/Trkb/p38/JNK信号通路研究电针抑制筋膜疼痛综合征模型大鼠肌肉细胞凋亡的机制

    王列;马铁明;于嘉祥;林星星;王树东;马俊杰;李记泉;李格格;卞镝;王鹰;胡哲;马帅;董宝强;

    目的 基于“BDNF/Trkb/p38/JNK”信号通路,研究电针针刺激痛点治疗肌筋膜疼痛综合征(myofascial pain syndrome, MPS)的机制。方法 将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电针组、西药组,采用打击结合离心运动方式建立MPS大鼠模型后予以电针针刺激痛点、塞来昔布灌胃给药干预。实验结束后,通过苏木精-伊红染色法(hematoxylin-eosin, HE)和马松染色(masson's trichrome, Masson)观察各组大鼠肌肉组织的形态,普鲁士蓝染色观察各组大鼠肌肉组织的肥大细胞脱颗粒情况,TUNEL荧光染色观察各组大鼠肌肉组织的细胞凋亡水平,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everse Transcription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 RT-PCR)检测各组大鼠肌肉组织的BCL2-Associated X的蛋白质(Bcl-2 associated X protein, Bax)、B淋巴细胞瘤-2基因(B-cell lymphoma-2,Bcl-2)、半胱氨酸蛋白酶-3(cysteine aspartate-specific protease, Caspase-3)和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rain-derived neurotrophic factor, BDNF)、酪氨酸激酶受体B(tropomyosin receptor kinase B,TrkB)、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p38(P38 MAPK,p38)、c-Jun氨基末端激酶(c-Jun N-terminal kinase, JNK)的mRNA表达水平,Wes检测各组大鼠肌肉组织的Bax、Bcl-2、Caspase-3和BDNF、磷酸化酪氨酸激酶受体B (Phospho-tropomyosin receptor kinase B,p-TrkB)、磷酸化p38丝裂原活化蛋白激(phospho-p-P38MAPK,p-p38)、磷酸化c-Jun氨基末端激酶(phospho-c-Jun N-terminal kinases,p-JNK)的蛋白表达水平。结果 HE和Masson染色提示电针和塞来昔布干预均可以改善因MPS造成的肌肉病理损伤,并能够抑制肥大细胞脱颗粒和细胞凋亡水平,电针和塞来昔布干预能升高Bcl-2和降低Bax、Caspase-3、BDNF、p-TrkB、p-p38、p-JNK的m RNA表达水平,升高Bcl-2和降低Bax、Caspase-3、BDNF、p-TrkB、p-p38、p-JNK的蛋白表达水平,电针的疗效优于塞来昔布。结论 电针可通过抑制BDNF/Trkb/p38/JNK信号通路进而降低MPS病变肌肉组织的细胞凋亡水平以治疗MPS,在中医理论上可用电针恢复体内气血阴阳失衡解释,相应机制尚需要进一步探索。

    2025年08期 v.43 44-50+264-26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515K]
    [下载次数:57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积雪草霜修复增生性瘢痕的随机双盲对照研究

    张国辉;张海博;曹东升;王咸文;

    目的 探究积雪草霜修复增生性瘢痕(Hypertrophic scar, HS)的效果。方法 共计纳入107例增生性瘢痕皮损患者。采用双盲方法随机将所有患者分为试验组49例和对照组58例。采用温哥华瘢痕评估量表(Vancouver scar scale, VSS)和患者瘢痕评估量表(Patient and observer scar assessment scale, POSAS)分别从颜色、硬度、高度、血管化、质地、疼痛程度角度比较治疗前后两组患者的VSS和POSAS量表评分之间的差异。结果 试验组在接受积雪草霜治疗后的第12和24周时,VSS量表显示与对照组之间,在疙瘩瘢痕直径、色素沉着、疙瘩瘢痕厚度、血管分布、柔软度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OSAS观察者量表显示,两组患者在第12和24周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OSAS患者量表显示两组间第4、12和24周差异均存在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积雪草霜制剂对修复增生性瘢痕具有显著效果。

    2025年08期 v.43 51-56+267-26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68K]
    [下载次数:42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基于产业价值链现状的五味子发展建议研究

    张雪;刘欣雅;韩相坤;

    目的 更好地满足人们健康需求,并为我国五味子产业的高品质发展提供有益的参考。方法 系统总结我国五味子产业价值链的现状。结果 在五味子种植、中成药生产、流通及知识产业4个方面总结我国五味子产业的基本情况。结论 对我国五味子产业的发展提出对策建议,即强化五味子管理,实现规模化种植生产;加强五味子品牌建设,拓展国际市场;增加科学技术研究,助推五味子产业可持续发展。

    2025年08期 v.43 56-60+268-26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10K]
    [下载次数:31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俯卧位颈椎微调结合手三阳理筋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疗效以及对红外热成像温度的影响

    郭耀斌;张宇;吕子萌;车有路;邓新源;

    目的 观察俯卧位颈椎微调结合手三阳理筋对神经根型颈椎病的疗效及红外热成像温度的影响。方法 60例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电针治疗,观察组在常规电针治疗上结合俯卧位颈椎微调及手三阳理筋。治疗前和治疗2周后评价疼痛视觉模拟量表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 VAS)、Northwick park颈痛量表评分(neck-pain questionnaire, NPQ)、颈椎功能障碍指数(neck disability index, NDI)、颈椎病临床评价量表评分(clinical assessment scale for cervical spondylosis, CASCS)、颈椎活动度评分(range of motion, ROM)、红外热成像温度差。结果 治疗后,两组患者VAS、NPQ、NDI、CASCS、ROM评分和红外热成像温度差均较治疗前改善(P<0.05),且观察组各项评分更优(P<0.05)。结论 俯卧位颈椎微调结合手三阳理筋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疗效显著,红外热成像检测温度的变化可提供客观的评价依据。

    2025年08期 v.43 61-64+27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63K]
    [下载次数:48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LncRNA CASC9/miR-195-5p/E2F7信号通路在二氢杨梅素抑制食管鳞状细胞癌增殖和转移中的作用研究

    郑璇;黄兰香;崔逸爽;吴亚男;洪紫谦;张梦诗;孙国贵;

    目的 探讨二氢杨梅素(dihydromyricetin, DMY)对食管鳞癌(Esophageal squamous cell carcinoma, ESCC)增殖和转移的影响及是否由LncRNA CASC9/miR-195-5p/E2F7轴介导。方法 采用梯度浓度(0、25、50、100μmol/L)的DMY处理ESCC细胞,以探究DMY对ESCC细胞增殖、迁移和侵袭的影响。利用生物信息学手段预测了ESCC中LncRNA CASC9/miR-195-5p/E2F7轴之间是否存在相互作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eal-time quantitative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 RT-qPCR)实验检测细胞中LncRNA CASC9、miR-195-5p和E2F7的表达,RT-qPCR、蛋白免疫印迹(Western blot)和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实验进一步验证其调控关系。通过细胞计数试剂盒-8(Cell counting kit-8,CCK-8)、集落形成、划痕以及Transwell侵袭实验分别检测细胞活性、增殖、迁移以及侵袭能力。应用Western blot实验检测上皮间充质转化(Epithelial-mesenchymal transition, EMT)标志物如E-钙黏蛋白(E-cadherin)、N-钙黏蛋白(N-Cadherin)、波形蛋白(Vimentin)的表达。结果 DMY可以显著抑制ESCC细胞增殖、迁移和侵袭。生物信息学分析及细胞水平验证发现LncRNA CASC9在ESCC中高表达,DMY处理后可通过下调ESCC细胞中LncRNA CASC9的表达水平,从而抑制ESCC细胞增殖、迁移和侵袭。此外,miR-195-5p在ESCC中表达下调,而E2F7表达上调。RT-qPCR、Western blot和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实验进一步证实LncRNA CASC9通过吸附miR-195-5p进而调控E2F7的表达。敲低E2F7可以逆转敲低miR-195-5p对ESCC细胞增殖、转移以及EMT进程的促进作用,而过表达E2F7可逆转过表达miR-195-5p产生的抑制作用。结论 DMY可通过LncRNA CASC9/miR-195-5p/E2F7轴抑制ESCC的增殖和转移。

    2025年08期 v.43 65-70+271-27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101K]
    [下载次数:26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针灸联合新型可调三点式膝关节牵引装置对退行性膝关节骨关节炎患者疼痛、功能及炎症指标的影响

    张亮;王虎;傅晓婷;王翠娟;朱杭;乐军;

    目的 分析针灸联合新型可调三点式膝关节牵引装置对退行性膝关节骨关节炎患者疼痛、功能及炎症指标的影响。方法 纳入退行性膝关节骨关节炎患者18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数字表法分为3组,针灸组60例采用针灸治疗,牵引组60例采用可调式三点膝关节牵引治疗,联合组60例采用针灸联合可调三点式膝关节牵引治疗,对比两组治疗效果、中医症状积分、疼痛情况、关节功能、炎症因子以及膝间距和胫股角情况等。结果 联合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6.67%(58/60),远高于针灸组的80.0%(48/60)、牵引组的81.67%(49/60),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联合组关节疼痛、关节肿胀、屈伸不利、腰膝酸软4项中医症状积分、VAS评分均低于针灸组、牵引组(P<0.05);治疗后联合组Lequesne髋膝关节功能评分(LequesneMG评分)、WOMAC关节炎指数(WOMAC评分)低于针灸组、牵引组(P<0.05);治疗后联合组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1β(IL-1β)、高敏C反应蛋白(hs-CRP)低于针灸组、牵引组(P<0.05);治疗后联合组胫股角大于针灸组、牵引组,膝间距小于针灸组、牵引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退行性膝关节骨关节炎患者采用针灸联合可调三点式膝关节牵引治疗效果明确,能有效改善患者症状,减轻疼痛程度,利用纠正膝关节内外翻情况,减轻炎症因子水平,下调hs-CRP、IL-1β、IL-6表达,提高膝关节活动度,促进膝关节功能恢复。

    2025年08期 v.43 71-7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78K]
    [下载次数:5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基于“心合小肠”探讨肠道菌群驱动TMA/FMO3/TMAO通路影响痰瘀互结证急性冠脉综合征大鼠血小板聚集的机制

    张妮;陈彦熹;李馨雅;陈韦;

    目的 基于中医“心合小肠”理论探讨肠道菌群驱动TMA/FMO3/TMAO通路影响痰瘀互结证急性冠脉综合征(Acute coronary syndrome, ACS)大鼠血小板聚集的机制。方法 45只SPF级健康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CON)、急性冠脉综合征组(ACS)、痰瘀互结证急性冠脉综合征组(TYACS),每组15只。八通道多导心电图记录大鼠标准肢体Ⅱ导联心电图变化。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大鼠血清血脂水平。苏木素—伊红(Hematoxylin-eosin staining, HE)染色法观察大鼠心肌组织结构变化。光电比浊法检测血小板花生四稀酸(Arachidonic acid, AA)、二磷酸腺苷(Adenosine diphosphate, ADP)最大聚集率。LC/MS技术检测大鼠血浆三甲胺(Trimethylamine, TMA)、氧化三甲胺(Trimethylamine N-oxide, TMAO)含量,Realtime RT-PCR及Westernblot检测大鼠肝脏含黄素单氧化酶3(Flavin containing monooxygenase 3,FMO3)基因及蛋白表达。Spearman相关分析探讨TMAO与血小板AA、ADP最大聚集率的相关性。宏基因组技术检测大鼠肠道微生物组特征。结果 ACS组及TYACS组大鼠心电图改变符合急性冠脉综合征,TYACS组大鼠血清血脂水平符合痰瘀互结证饮食不节改变。HE染色显示CON组大鼠心肌排列整齐、胞质丰富。ACS组及TYACS组大鼠缺血区炎症细胞浸润,心肌细胞核丢失,心肌细胞呈空泡样变,心肌组织紊乱。ACS组和TYACS组大鼠血小板AA和ADP最大聚集率均显著升高(P<0.01)。LC/MS技术检测发现ACS组大鼠TMA、TMAO含量均呈上升趋势。TYACS组大鼠TMA含量呈上升趋势,TMAO含量显著升高(P<0.001)。ACS组和TYACS组大鼠肝脏FMO3 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明显增高(P<0.01)。血小板AA、ADP最大聚集率与TMAO水平呈正相关。宏基因组技术发现ACS组和TYACS组大鼠肠道微生物组特征发生明显改变。CON组大鼠显著差异的物种标志物是拟杆菌门(Bacteroidetes),ACS组大鼠显著差异的物种标志物是厚壁菌门(Firmicutes)、梭杆菌门(Fusobacteria),TYACS组大鼠显著差异的物种标志物是变形杆菌门(Proteobacteria)、放线菌门(Actinobacteria)、螺旋体门(Spirochaetes)。KEGG富集分析发现痰瘀互结证ACS大鼠尤其以花生四烯酸代谢、核黄素的新陈代谢等通路富集的菌群最多,差异最明显。ACS大鼠尤其以花生四烯酸代谢、胰岛素抵抗和核黄素的新陈代谢等通路相关。结论 痰瘀互结证ACS大鼠和ACS大鼠肠道微生物组发生显著特征性改变,模型大鼠血小板聚集过程可能与多种差异菌群共同驱动TMA/FMO3/TMAO通路,参与花生四烯酸代谢和核黄素的新陈代谢通路等有关。这一发现可能为探索通过调节菌群森林改善血小板聚集功能,预防ACS的新手段提供理论依据,丰富中医“心合小肠”理论。

    2025年08期 v.43 76-82+277-28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675K]
    [下载次数:51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抗纤益心方对扩张型心肌病小鼠线粒体嵴重构及其结构蛋白Mic10、Mic60、Mic19的影响

    常红波;王振涛;吴鸿;曾垂义;

    目的 观察抗纤益心方对扩张型心肌病(Dilated cardiomyopathy, DCM)小鼠心肌线粒体内膜嵴重构及其线粒体内膜嵴结构蛋白10(Mitochondrial inner membrane ridge structure protein 10,Mic10)、线粒体内膜嵴结构蛋白60(Mitochondrial inner membrane ridge structure protein 60,Mic60)、线粒体内膜嵴结构蛋白19(Mitochondrial inner membrane ridge structure protein 19,Mic19)的影响,探讨其保护DCM线粒体嵴结构,改善线粒体能量代谢的作用机制。方法 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40只cTnT~(R141W)转基因DCM小鼠分为模型组、抗纤益心方低剂量组、抗纤益心方中剂量组、抗纤益心方高剂量组、卡托普利组,每组8只,另设C57BL/6J小鼠为正常组8只,各组小鼠灌胃8周后,小动物超声仪检测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Left ventricular end-systolic diameter, LVESD)、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eft ventricular end-diastolic diameter, LVEDD)、射血分数(Ejection fraction, EF)、缩短率(Fraction shorting, FS),HE染色观察心肌病理形态,电镜观察线粒体超微结构,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Enzyme 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 ELISA)检测小鼠血清氨基端前脑钠素(N-terminal brain natriuretic peptide precursor, NT-proBNP)、三磷酸腺苷(Adenosine triphosphate, ATP)含量,TUNEL法检测心肌组织凋亡情况,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Real-time PCR,RT-PCR)和蛋白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ting, WB)分别检测心肌线粒体嵴Mic10、Mic60、Mic19 mRNA和蛋白表达。结果 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小鼠NT-proBNP含量增加(P<0.01),LVESD和LVEDD升高、FS和EF降低(P<0.05),心肌病理损伤,细胞凋亡数增加(P<0.01),ATP含量降低(P<0.01),线粒体嵴结构受损、排列紊乱,线粒体嵴结构蛋白Mic10、Mic60、Mic19 mRNA和蛋白表达均降低(P<0.01);与模型组比较,抗纤益心方组NT-proBNP含量降低(P<0.05),LVESD和LVEDD降低、FS和EF增加(P<0.05),心肌损伤减轻,细胞凋亡减少,ATP含量增加(P<0.05),线粒体嵴受损及排列紊乱改善,线粒体嵴Mic10、Mic60、Mic19 mRNA和蛋白表达均增加(P<0.01)。结论 抗纤益心方能够改善DCM小鼠线粒体嵴排列紊乱,减轻心肌细胞凋亡,提高心脏功能,其作用机制可能与增加线粒体嵴结构蛋白Mic10、Mic60、Mic19表达,改善线粒体能量代谢有关。

    2025年08期 v.43 83-87+282-28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71K]
    [下载次数:28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紫草素通过调控miR-224表达对鼻咽癌细胞增殖、迁移、侵袭及凋亡的影响研究

    李群真;李军;王培;荣婷;高亚娜;张蓉;苗忠义;

    目的 研究紫草素通过调控miR-224表达对鼻咽癌细胞增殖、迁移、侵袭及凋亡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3年1月—2024年3月在医院诊治的鼻咽癌患者30例,均开展手术,在术中切除癌旁组织和癌组织,将正常培养的人鼻咽癌SUNE-1细胞记为空白对照组,将加入紫草素的记为紫草素组,将加入紫草素给予miR-NC、miR-224 mimics转染的记为miR-NC组、miR-224组,比较各组miR-224表达,紫草素通过调控miR-224表达,对细胞的增殖、迁移、侵袭和凋亡的影响。结果 鼻咽癌组织中miR-224表达为(3.23±0.16),和癌旁组织的(1.09±0.07)相比更高(P<0.05)。miR-224表达比较:miR-224组>空白对照组>miR-NC组>紫草素组,组间两两比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细胞吸光度(optical density, OD)值、迁移细胞数、侵袭细胞数比较:空白对照组>miR-224组>miR-NC组>紫草素组,凋亡率比较:空白对照组<miR-224组<miR-NC组<紫草素组,组间两两比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细胞周期蛋白1(CyclinD1)蛋白、基质金属蛋白酶2(matrix metalloproteinase2,MMP-2)蛋白、MMP-9蛋白、B淋巴细胞瘤-2(B-cell lymphoma-2,Bcl-2)蛋白比较:空白对照组>miR-224组>miR-NC组>紫草素组,细胞周期依赖性蛋白激酶抑制因子1A(cyclin-dependent kinase inhibitor 1A,P21)蛋白、Bcl-2相关蛋白(Bcl-2 associated X protein, Bax)蛋白比较:空白对照组<miR-224组<miR-NC组<紫草素组,组间两两比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紫草素可降低鼻咽癌患者miR-224表达,对细胞的增殖、迁移、侵袭起到抑制作用,并对其凋亡起到诱导作用。

    2025年08期 v.43 88-9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78K]
    [下载次数:20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麝香保心丸联合双联抗板治疗高龄急性心肌梗死女性患者近期疗效

    董雪;史海蛟;何璠玙;

    目的 系统评价麝香保心丸联合双联抗板治疗高龄女性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短期内的安全性和疗效性。方法 纳入女性急性心肌梗死患者9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45例和对照组4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双联抗板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麝香保心丸联合治疗,两组均接受常规入院治疗2周症状好转出院,出院后根据医嘱规律服药。分别记录治疗前、出院后1个月的数据,其中疗效指标:心绞痛疗效积分、Herth希望量表、生活质量调查评分表(QLQ-C30)情况。安全指标:血小板计数、PRECISE-DAPT评分(P-D评分),即接受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及后续双联抗血小板治疗的患者的出血并发症预测)、肝功(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肾功(肌酐)、出血、再次心梗、死亡及其他不良反应。分析麝香保心丸联合双联抗板治疗高龄女性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有效性及安全性。结果 (1)治疗前两组谷丙、谷草、血小板、肌酐等数值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谷丙较前下降,对照组谷丙较前略上升,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对照组谷草较前下降,观察组谷草较前未见明显变化,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血小板较前下降,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肌酐较前升高,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两组QLQ-C30、心绞痛积分、Herth积分在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QLQ-C30积分及心绞痛积分明显下降,Herth积分对照组降低,观察组升高。观察组治疗后心绞痛积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QLQ-C30积分及Herth积分无统计学意义(P>0.05);(3)两组治疗前P-D积分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P-D积分较治疗前明显下降,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且P<0.05,存在统计学意义。(4)两组不良事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麝香保心丸联合双联抗板治疗高龄女性心肌梗死患者可以显著降低心绞痛评分,改善心绞痛症状,且安全有效,不增加出血风险,不增加肝肾负担。

    2025年08期 v.43 92-9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72K]
    [下载次数:18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寿胎丸治疗早期先兆流产研究进展

    关木馨;王宇;朱梦一;刘洋;张蓓;吴效科;

    早期先兆流产病因复杂,发生率具有显著升高趋势,临床治疗较为复杂,若失治误治,则会加大不良妊娠的风险。寿胎丸善治孕妇胎元不固及胎萎不长,保胎优势显著,其组方味少效专,喻有“同声相应、同气相求”之理,并具肝肾阴阳兼顾、气血冲任相资之功。现代药理学研究也表明方中药物可影响妊娠结局,预防和治疗先兆流产。在保胎机理方面寿胎丸作为中药复方具有“多组分、多靶点”的作用,能增强子宫内膜容受性、调节子宫蜕膜蛋白表达、提高性激素水平、平衡炎症微环境、改善滋养细胞功能、介导水通道蛋白、调控细胞自噬、抑制氧化应激和细胞焦亡及铁死亡等,机制清晰,作用明确,证实了寿胎丸的保胎作用。在临床研究中寿胎丸既可治疗早期先兆流产又可用于先兆流产合并绒毛膜下血肿等并发症,此外,同西药联合应用,更有增效减毒,未病先防的作用。从组方探析、药理学研究、保胎机理、临床研究四方面阐述寿胎丸在早期先兆流产中的应用及研究现状,以期为保胎药物的研发以及为科学认识、传承和发展中医药提供参考和借鉴。

    2025年08期 v.43 96-10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99K]
    [下载次数:105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雷公藤多苷对不同年龄段雄鼠毒性损伤的比较

    孙昭恒;丁樱;韩姗姗;徐闪闪;代彦林;

    目的 比较雷公藤多苷(glycosides of tripterygium wilfordii, GTW)对不同年龄段雄鼠肝脏、血液、生殖系统的毒性损伤。方法 选取3周龄、5周龄、10周龄、8月龄(相当于学龄前期、学龄期、青春期、成人期)SD雄鼠各56只,每个年龄段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空白组和GTW组,GTW组给予12.5 mg/(kg·d)[相当于儿童2 mg/(kg·d)]GTW悬浊液灌胃,空白组给予等量生理盐水灌胃,分别于2、4、8、12周每个年龄段各取7只空白组和GTW组,计算肝脏、睾丸、附睾脏器指数;全自动血液细胞分析仪检测血常规指标;全自动干式生化分析仪检测肝功能指标;ELISA法检测睾酮、促卵泡生成素、促黄体生成素及雌二醇水平;HE染色法观察大鼠肝脏、睾丸、附睾组织病理改变;光学显微镜下计算精子密度和活率;ImajeJ软件统计睾丸生精小管内精原细胞、精母细胞、精子细胞的比例。结果 从肝脏系统来看,各年龄段大鼠在GTW干预期间未出现肝脏指数明显升高,第4周、第8周出现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升高(P<0.05),第12周恢复;肝脏病理形态显示肝脏损伤程度随灌胃时间而加重,而各年龄段之间的损伤程度未见明显差异。从血液系统来看,血小板减少(P<0.05)最早出现,第12周恢复;5周龄、10周龄大鼠第4周出现白细胞减少(P<0.05),第12周恢复;血红蛋白减少(P<0.05)最晚出现,除3周龄大鼠外均在第12周恢复。从生殖系统来看,5周龄、8月龄大鼠于第4周出现睾酮下降(P<0.05),而后所有大鼠睾酮均下降(P<0.05);除3周龄大鼠外其余均在第2周出现精子密度下降(P<0.05),第4周8月龄大鼠最早出现精子密度、活率均下降(P<0.05);第2周8月龄大鼠最早出现精子细胞比例下降(P<0.05);睾丸、附睾病理均显示8月龄大鼠损伤较重。结论 (1)GTW对不同年龄段大鼠的肝脏损伤无明显差异,但随用药时间而加重;(2)GTW对血液系统的毒性表现为血常规指标下降的不一致性,且幼鼠较成鼠更不耐受GTW造成的血液损伤。(3)相对幼鼠,成鼠对GTW的生殖毒性更为敏感。

    2025年08期 v.43 101-110+286-29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785K]
    [下载次数:25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五味子合剂对糖尿病肾病大鼠氧化应激与铁死亡的影响及机制

    张术姣;张帅星;曹梓静;白雪慧;吴玲;邓媛媛;张赛;马钰;刘伟敬;张勉之;

    目的 探讨五味子合剂(Schisandrae mixture, SM)对糖尿病肾病(Diabetic nephropathy, DN)大鼠肾脏的保护作用及机制。方法 将60只雄性SPF级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达格列净(Dagliquin, DA)组、SM高剂量(SM-H)组、SM中剂量(SM-M)组、SM低剂量(SM-L)组,高糖高脂饲料联合链脲佐菌素(Streptozocin, STZ)诱导造模。每4周检测血糖(Glu)、24 h尿蛋白定量(24 hUTP);给药12周后,称取肾质量,采集血清及肾组织,计算肾脏指数(Kidney index, KI);检测血肌酐(Serum creatinine, Scr)、血尿素氮(Blood urea nitrogen, BUN);苏木精-伊红(Hematoxylin-eosin, HE)、六胺银(Silver hexamine, PASM)及马松(Masson)染色观察肾组织病理形态;相应试剂盒检测肾组织丙二醛(Malondialdehyde, 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 SOD)及谷胱甘肽(Glutathione, GSH)水平;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和Western Blotting(WB)检测肾组织中缺氧诱导因子-1α(Hypoxia inducible factor-1α,HIF-1α)、血红素氧合酶1(Heme Oxygenase-1,HO-1)的mRNA及蛋白表达量;免疫组化检测肾组织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4(Glutathione Peroxidase 4,GPX4)及酰基辅酶A合成酶长链家族成员4(Acyl-CoA synthetase long-chain family member 4,ACSL4)水平。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模型组病理损伤明显加重;Glu、24hUTP、Scr、BUN及KI明显升高,MDA水平明显升高,SOD、GSH水平明显降低,HIF-1α和HO-1的蛋白及mRNA表达水平明显升高,GPX4表达水平明显降低,ACSL4表达水平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模型组相比,DA组及SM各组病理损伤明显减轻;Glu、24hUTP、Scr、BUN和KI均降低,肾组织MDA水平降低,SOD、GSH水平增高,其中以SM-H组上述各指标变化最为明显,并且除SM-L组BUN、MDA及SOD外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SM-H组HIF-1α和HO-1的蛋白及mRNA水平明显升高,GPX4表达水平明显升高,ACSL4表达水平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SM对DN具有一定肾保护作用,可能与调控HIF-1α/HO-1通路减轻氧化应激及调控GPX4/ACSL4通路抑制铁死亡有关。

    2025年08期 v.43 111-115+292-29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520K]
    [下载次数:97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牛蒡子苷元抑制NLRP3炎症小体介导的细胞焦亡发挥抗炎作用

    马宇慧;孟佳磊;齐璐瑶;刘愿;李笑笑;雷鸣;

    目的 探讨牛蒡子苷元对脂多糖(LPS)联合三磷酸腺苷(ATP)刺激的RAW264.7细胞焦亡的保护作用及干预机制。方法 CCK8法检测不同浓度的牛蒡子苷元对RAW264.7细胞活力的影响;CCK8法检测牛蒡子苷元(20、40、80μmol/L)干预对LPS+ATP诱导的RAW264.7细胞活力的影响;乳酸脱氢酶(LDH)释放检测细胞膜损伤;ELISA法检测细胞上清液中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白细胞介素(Interleukin, IL)-6和IL-1β的含量;蛋白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ting)检测细胞内寡聚化结构域样受体蛋白3(NOD-like receptor thermal protein domain associated protein 3,NLRP3)、半胱天冬酶-1(Caspase-1)p20、Caspase-1 p45、GSDMD-N和GSDMD-FL蛋白的表达;正倒置荧光显微镜观察碘化丙啶(PI)染色阳性细胞数量。结果 牛蒡子苷元浓度小于160μmol/L时对细胞活性影响较小;牛蒡子苷元(20、40、80μmol/L)干预逆转了LPS+ATP诱导的细胞活力降低;牛蒡子苷元减少了LPS+ATP诱导的焦亡细胞LDH的释放以及PI阳性细胞数量;牛蒡子苷元抑制焦亡细胞分泌促炎细胞因子TNF-α、IL-6和IL-1β;牛蒡子苷元抑制焦亡细胞NLRP3、Caspase-1 p20、Caspase-1 p45、GSDMD-N和GSDMD-FL蛋白的表达,抑制NLRP3炎症小体的激活。结论 牛蒡子苷元抑制NLRP3炎症小体激活改善细胞焦亡,缓解炎症反应。

    2025年08期 v.43 116-118+295-29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66K]
    [下载次数:83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基于GC-MS技术的大果木姜子代谢组学特征研究

    胡双燕;陈敬忠;孙庆文;周明杨;杨春梅;童炳丽;

    目的 探讨道地产区与非道地产区的大果木姜子在代谢组成上的差异。方法 利用超临界流体萃取法(Supercritical fluid extraction, SFE-CO_2)及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Gas chromatograph-mass spectrometer, GC-MS)对66批次大果木姜子的挥发性成分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并结合聚类分析(Cluster analysis, HCA)、主成分分析(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 PCA)、正交偏最小二乘法-判别分析(Orthogonal partial least squares-discriminant analysis, OPLS-DA),根据总体变量特征系数VIP≥2筛选大果木姜子道地与非道地产区间的差异代谢物。结果 大果木姜子超临界流体萃取挥发油结果表明其含量在18%~33%之间,且道地产区挥发油含量要显著高于非道地产区。挥发油代谢组学特征结果表明大果木姜子道地与非道地产区间存在明显差异,其中1,4,7,-环十一碳三烯,1,5,9,9-四甲基-,Z,Z,Z-、β-古巴烯、双环大牻牛儿烯这类萜类化合物可以作为大果木姜子道地与非道地差异识别代谢产物,并且沿着其分布小流域南盘江、北盘江、郁江组成模式可划分为3个化学型。结论 大果木姜子挥发性成分代谢物在道地与非道地产区之间存在显著差异,可为后续的大果木姜子道地鉴别及质量评价提供一定参考价值。

    2025年08期 v.43 119-122+298-30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978K]
    [下载次数:85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基于胆汁酸-脂质过氧化机制探索瓜蒌薤白半夏汤干预Apoe-/-小鼠早期动脉粥样硬化的研究

    刘万里;宋健;冯向荣;莫小英;罗怡;郑锋玲;陈颂;阮威君;骆欢欢;

    目的 探讨瓜蒌薤白半夏汤(Gualou Xiebai Banxia Decoction, GXBD)对载脂蛋白e基因敲除(Apoe~(-/-))小鼠早期动脉粥样硬化(Atherosclerosis, AS)模型的血脂、氧化低密度脂蛋白(Oxidized low-density lipoprotein, ox-LDL)和粪便胆汁酸(Bile acids, BAs)的影响,并探讨瓜蒌薤白半夏汤防治早期动脉粥样硬化可能的机制。方法 采用中药系统药理学数据库与分析平台(TCMSP)检索GXBD化学成分,PharmMapper服务器预测靶点,以“Atherosclerosis”为检索词检索GeneCards数据库,选择评分≥1的AS相关靶点,用DAVID数据库对交集靶点进行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yoto Encyclopedia of Genes and Genomes, KEGG)通路富集分析。预防-治疗机制动物实验,将15只雄性Apoe~(-/-)小鼠随机分为3组:对照组(A组,正常饮食)、高脂饮食模型组(AF组,高脂饮食)、GXBD干预组[AF-GL组,高脂饮食,药物剂量:10 g/(kg·d)],高脂饲料喂养8周以制备早期AS小鼠模型,其中第5周起开始药物干预至实验结束。末次给药4 h后检测血清中的低密度脂蛋白(Low-density lipoprotein, LDL)、高密度脂蛋白(High-density lipoprotein, HDL)、总胆固醇(Total cholesterol, TC)、甘油三酯(Triglycerides, TG)以及血清、肝脏和回肠的ox-LDL的浓度;分离主动脉进行油红O染色;检测肝脏的组成型雄甾烷受体(Constitutive androstane receptors, CAR)、胆固醇7α-羟化酶(Cholesterol 7α-hydroxylase, CYP7A1)的mRNA含量;结肠脂肪酸结合蛋白(Fatty acid-binding protein, FABP6)的mRNA含量,检测粪便BAs。结果 获得瓜蒌薤白半夏汤的活性化合物34个,与AS的交集靶点有164个,主要涉及脂质氧化、信号传导等。与A组比较,AF组主动脉脂质沉积增加,血清ox-LDL水平显著升高(P<0.01),CAR的mRNA表达显著降低(P<0.05),粪便初级胆汁酸含量显著升高(P<0.05),粪便次级胆汁酸含量显著升高(P<0.05)。与AF组比较,AF-GL组主动脉脂质沉积减少,血清ox-LDL水平显著下降(P<0.01),CAR的mRNA表达显著上升(P<0.05),粪便初级胆汁酸含量显著下调(P<0.05)。结论 瓜蒌薤白半夏汤通过激活肝脏CAR、CYP7A1以促进胆汁酸的代谢,加速胆固醇分解代谢以调节脂质过氧化,降低ox-LDL,防治早期动脉粥样硬化。

    2025年08期 v.43 123-130+30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52K]
    [下载次数:61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基于Rho A/ROCK通路探索鬼箭羽醇提物对肝纤维化小鼠的影响

    马敏;曾华华;孙宇杰;胡嘉敏;黄德斌;

    目的 基于Rho A/ROCK信号通路探究鬼箭羽醇提物(Ethanolic extracts of euonymus alatus, EEEA)对四氯化碳(CCl_4)诱导的肝纤维化(Hepatic fibrosis, HF)模型小鼠的影响。方法 将50只C57BL/6小鼠随机分为空白组(Normal group, NG)、模型组(Model group, MG)、鬼箭羽低剂量组(EA-L)、鬼箭羽中剂量组(EA-M)、鬼箭羽高剂量组(EA-H),每组10只。除NG外,其余各组小鼠腹腔注射含有25%CCl_4的橄榄油混悬液造模。造模的同时,NG、MG以双蒸水灌胃,其余3组按对应剂量灌胃:EA-L、EA-M、EA-H 3个剂量分别为2、4、8 g/kg(相当于含生药量)。6周后取材,收集小鼠血清和肝组织,采用谷草转氨酶(Glutamic oxalacetic transaminase, AST)、谷丙转氨酶(Glutamate pyruvate transaminase, ALT)测试盒检测血清中肝功能指标。ELISA法检测血清中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和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含量,相同方式检测肝组织羟脯氨酸(Hydroxyproline, Hyp)、转换生长因子β1(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1,TGF-β1)的含量。HE和Masson染色分析小鼠肝脏的损伤和胶原沉积情况。Western blot法检测肝组织中α平滑肌动蛋白(α-smooth muscle actin, α-SMA)、Ⅰ型胶原蛋白(TypeⅠCollagen, CollagenⅠ)以及信号通路Rho A/ROCK相关蛋白的相对表达量。结果 与MG相比,EA-M和EA-H血清ALT、AST、TNF-α、IL-6呈下降趋势;与MG相比,鬼箭羽药物组肝组织Hyp、TGF-β1的含量不同程度下降(P<0.05,P<0.01)。鬼箭羽药物组的肝形态结构、细胞炎性浸润、纤维变化及胶原沉积呈剂量依赖性优于MG;与MG相比,EA-L、EA-M和EA-H的α-SMA、CollagenⅠ及Rho A/ROCK信号通路相关蛋白表达水平下降(P<0.05,P<0.01)。与MG相比,EA-L、EA-M和EA-H的α-SMA、CollagenⅠ及Rho A/ROCK信号通路相关蛋白mRNA表达下降(P<0.05,P<0.01)。结论 鬼箭羽醇提物具有明显的降酶护肝、抗肝纤维化的作用,而抑制Rho A/ROCK信号通路是其抗肝纤维化的作用机制之一。

    2025年08期 v.43 131-136+30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22K]
    [下载次数:44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济川煎化学成分、药理作用研究进展及质量标志物(Q-Marker)预测

    韦红杏;丘琴;覃芳芳;李鹏飞;覃春萍;莫惠晴;秦祖杰;甄丹丹;甄汉深;

    济川煎始载于张介宾所著《景岳全书》,是治疗便秘的经典名方,具有促进平滑肌兴奋、调节水液代谢、调节神经递质、维持肠道内环境稳态等药理作用。在临床上常用于治疗功能性、老年性便秘等。在总结济川煎的化学成分、药理作用研究的基础上,结合中药质量标志物“五原则”进行综述,预测阿魏酸、松果菊苷、毛蕊花糖苷、异阿魏酸、柚皮苷、新橙皮苷、藁本内酯、咖啡酸、丁烯基肽内酯可作为济川煎的质量标志物,为济川煎建立相关的制剂质量标准。

    2025年08期 v.43 137-144+30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05K]
    [下载次数:119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基于血浊理论探讨铁死亡与帕金森病的关系

    刘绮瑛;赵艳赛;裘涛;

    血浊是指血液循行失常,失去其清纯状态的一种病理现象或其产生的病理产物。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 PD)是一种慢性进行性神经退行性疾病,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重,其患病率正逐年上升。多位医家认为PD患者多为本虚标实之证,以肝肾亏虚为病之本,以风、痰、火、瘀、毒为病之标。随着PD的进展,清浊升降失常,血浊内生,蓄积于内,阻滞经络,脏腑功能失调,最终导致PD临床症状的出现或加重。故认为血浊留滞为PD的基本病机变化。多项研究发现铁死亡作为一种铁依赖性的以脂质过氧化为特点的细胞死亡形式,与PD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铁、脂的异常积累是铁死亡的病理特征,也是血浊的微观体现之一,随着铁、脂的持续积累,多巴胺能神经元逐渐受损死亡,促使PD的进展。血浊理论的提出为解释PD的机制以及指导PD的临床防治提供了新思路。在血浊理论指导下,提出活血化瘀、解毒化浊、和脉复清的治法,同时结合临床研究,以铁死亡为切入点,配合西药使用实现对PD的协同干预,减少西药的使用剂量或不良反应,提高治疗的有效率。

    2025年08期 v.43 145-14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71K]
    [下载次数:44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沙参麦冬汤治疗肺系疾病研究进展及其质量标志物(Q-marker)预测分析

    祝宏江;庞立健;王天娇;臧凝子;杨丽;王梅;邱奕赫;司琦;吕晓东;

    沙参麦冬汤是清代医学名家吴鞠通创造的经典验方,现代研究表明,沙参麦冬汤具有良好的抗炎、抗氧化、抗肿瘤和调节免疫作用,能够治疗慢性支气管炎、肺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 COPD)、肺纤维化和肺癌等多种肺系疾病。回顾沙参麦冬汤的化学成分、药理作用和治疗肺系疾病研究进展。同时基于质量标志物(Q-Marker)五大原则,揭示出佛手柑内酯、鲁斯可皂苷元、葫芦素B、芦丁、葫芦巴碱、甘草苷等17个成分可作为沙参麦冬汤质量标志物,但需要后续实验进一步验证真伪,从而为沙参麦冬汤质量评价提供更多依据。

    2025年08期 v.43 149-158+30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38K]
    [下载次数:115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白花蛇舌草研究进展及质量标志物(Q-Marker)的预测分析

    王华雨;武鸣鸣;王连睿;苗明三;

    白花蛇舌草是我国传统中药,已有上千年历史,其化学成分多样,包含有黄酮类及其苷类、萜类、蒽醌类、甾体类、有机酸类、苯丙素和香豆素类等多种化学成分。现代研究表明,白花蛇舌草具有抗肿瘤、抗炎、抗菌、抗氧化以及免疫系统调节等药理作用。通过对白花蛇舌草的化学成分、药理作用进行总结,并根据中药质量标志物(quality Marker, Q-Marker)的概念,从植物亲缘学、传统药性和药效、化学成分溯源性、不同产地和采收时期、复方配伍以及化学成分可测性几个方面对白花蛇舌草的质量标志物进行分析预测,以期为建立全面科学的白花蛇舌草的质量控制体系提供依据。

    2025年08期 v.43 159-16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56K]
    [下载次数:130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两种秋石制黄柏的化学成分差异比较

    周悦;任文静;赵佳慧;葛修通;姜诗儒;陈洋;徐炅;张硕;张凡;

    目的 比较咸秋石制黄柏与淡秋石制黄柏的化学成分差异及辅料中的化学成分差异。方法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黄柏中的绿原酸、黄柏碱、木兰花碱、盐酸药根碱、小檗红碱、盐酸巴马汀、盐酸小檗碱、黄柏内酯、黄柏酮以及辅料中的尿酸含量,另采用络合滴定法测定辅料中氯化钠、氯化钙、不溶性钙盐含量。结果 黄柏原有成分中的绿原酸、黄柏碱、小檗红碱、盐酸巴马汀、盐酸小檗碱含量,咸秋石制黄柏多于淡秋石制黄柏;辅料成分中的氯化钠、氯化钙含量,咸秋石制黄柏多于淡秋石制黄柏。结论 本研究含量测定方法简便可靠,稳定性好,可全面、有效地比较两种秋石制黄柏的化学成分差异。

    2025年08期 v.43 167-17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07K]
    [下载次数:32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省级项目平台

  • 培元养心法治疗肾阳不足型膝关节退行性病变疗效观察

    张保球;李子勇;陈小舒;杨炎珠;

    目的 观察培元养心法(背俞穴温针灸)治疗肾阳不足型膝关节退行性病变疗效。方法 纳入肾阳不足型膝关节退行性病变患者80例,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40例与观察组40例,对照组接受膝关节置换术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结合培元养心法(背俞穴温针灸)治疗,观察各组数据情况:疗效优良率、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变化、术后3 d及术后6 d、术后9 d患者的疼痛评分[视觉模拟疼痛评分法(Visual analogue scale, VAS)],治疗前后患者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 CRP)及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和白介素-6(Interleukin-6,IL-6)指标变化、治疗前后患者Lysholm膝关节量表评分变化、并发症发生率、治疗前、治疗2周及治疗4周身体健康评分(the MOS item short from health survey, SF-36)。结果 观察组患者治疗效果优良率(95.00%,38/40)高于对照组(80.00%,32/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患者治疗后中医证候积分下降,炎症因子(CRP、TNF-α、IL-6)均显著下降,Lysholm膝关节量表总评分显著上升,观察组治疗后中医证候积分及炎症因子(CRP、TNF-α、IL-6)均低于对照组,Lysholm膝关节量表总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3、6、9 d的VAS评分均比对照组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并发症率为20.00%(8/40),比观察组的5.00%(2/40)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2周及治疗4周后观察组患者的SF-36评分均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培元养心法(背俞穴温针灸)治疗肾阳不足型膝关节退行性病变疗效良好,患者症状改善,膝关节功能改善,并发症少,治疗安全可靠,且患者治疗后身体健康好转,值得应用。

    2025年08期 v.43 174-17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81K]
    [下载次数:22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淫羊藿及其炮制品化学组成及对MC3T3-E1细胞的增殖和成骨作用研究

    成光宇;李盼;宋来辉;梁金玲;曹文轩;于澎;戴雨霖;刘佳;许天阳;

    目的 分析淫羊藿(Epimedii folium)及其炮制品化学组成,并探究其提取物对小鼠胚胎成骨细胞前体细胞(Mouse embryonic preosteoblast cells, MC3T3-E1 cells)的增殖及成骨作用。方法 取10批淫羊藿,分别加工炮制成羊脂油炙淫羊藿和盐炙淫羊藿各10批,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 HPLC)测定样品中黄酮类成分含量,并结合液相色谱指纹图谱及多元统计分析方法,探究淫羊藿中黄酮类化合物在炮制前后变化规律;建立地塞米松(Dexamethasone, DEX)诱导的MC3T3-E1细胞的成骨抑制模型,通过测定细胞中碱性磷酸酶(Alkaline phosphatase, ALP)、骨保护素(Osteoprotegerin, OPG)和骨钙素(Osteocalcin, OCN)的表达量来评价淫羊藿及其炮制品的抗骨质疏松效果,进一步探讨淫羊藿及其炮制品抗骨质疏松作用不同可能存在的原因。结果 建立淫羊藿及其炮制品HPLC指纹图谱,并对指纹图谱进行相似度评价,识别出共有峰16个;聚类分析结果将朝藿定A、朝藿定B和朝藿定C归为一类,淫羊藿苷和宝藿苷I归为一类;各黄酮含量的极坐标气泡图显示初级黄酮苷(朝藿定A、朝藿定B和朝藿定C)含量在炮制后整体减少,次级黄酮苷(淫羊藿苷和宝藿苷I)含量在炮制后整体增加;抗骨质疏松活性数据表明,淫羊藿不同炮制品均具有一定的成骨增殖作用,其中淫羊藿盐炙品对DEX抑制的成骨细胞活性增强作用最为明显。结论 采用指纹图谱相似度分析和聚类分析对5个黄酮类成分含量的差异进行分析,从而初步探索了淫羊藿炮制前后黄酮类成分的变化规律。结合其提取物对MC3T3-E1细胞增殖及成骨能力的影响,发现淫羊藿经盐炙后淫羊藿苷含量增加,对DEX引起的MC3T3-E1细胞成骨抑制的增殖作用显著增强,提示淫羊藿苷可能是淫羊藿不同炮制品抗骨质疏松临床疗效不同的物质基础,为进一步探索淫羊藿炮制原理奠定基础。

    2025年08期 v.43 178-184+308-30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94K]
    [下载次数:68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疏肝解郁消痞方在肝胃不和型功能性消化不良合并失眠治疗中的作用观察

    袁瑞兴;黄定鹏;翁佩珊;吕沛东;卢晓敏;

    目的 探讨疏肝解郁消痞方治疗肝胃不和型功能性消化不良(Functional dyspepsia, FD)合并失眠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肝胃不和型FD合并失眠患者96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48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干预,观察组给予疏肝解郁消痞方联合治疗,两组疗程均为1个月。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及治疗1个月后,记录比较两组中医证候评分、尼平消化不良症状指数(Nipin dyspepsia symptom index, NDSI)、尼平消化不良生活质量指数(Nipin dyspepsia life quality index, NDLQI)、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ittsburgh Sleep Quality Index, PSQI)、胃肠激素[胃动素(Motilin, MLT)、胃泌素(Gastrin, GAS)、胃饥饿素(Ghrelin)]、神经递质[5-羟色胺(5-hydroxytryptamine, 5-HT)、去甲肾上腺素(Norepinephrine, NE)、γ-氨基丁酸(γ-aminobutyric acid, GABA)]、炎症因子[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alpha, TNF-α)];记录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各中医证候评分均显著降低(P<0.05),且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NDSI、PSQI评分均显著降低,且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NDLQI评分均升高,且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MLT、GAS均显著降低,且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Ghrelin均升高,且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NE显著降低,且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5-HT、GABA均升高,且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IL-6、TNF-α显著降低,且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疏肝解郁消痞方治疗肝胃不和型FD合并失眠有较好疗效,可减轻患者症状,改善其睡眠质量及胃肠激素、神经递质水平,抑制炎症,同时具有较高安全性。

    2025年08期 v.43 185-18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66K]
    [下载次数:67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宣肺化浊方对浊毒内蕴证脓毒症肺损伤患者肺泡灌洗液中CD86、CD206表达的影响

    施保柱;许梅;观云;赵津;吴甜甜;段明明;张萱;宿英豪;郭洁;马蕴蕾;

    目的 探讨宣肺化浊方对浊毒内蕴证脓毒症肺损伤患者肺泡灌洗液中CD86、CD206表达的影响。方法 选择于2022年9月—2023年9月来河北省中医院就诊的脓毒症肺损伤(浊毒内蕴证)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编码表将入选者分成试验组及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以等量温开水对照,试验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宣肺化浊汤鼻饲。两组患者总疗程均为7 d。对比两组28 d病死率、临床疗效、病情严重程度、血清炎症反应指标、血气指标、呼吸功能指标、肺泡灌洗液中肺泡巨噬细胞表型CD86和CD206表达情况。结果 相较于对照组,试验组总有效率较高,28 d病死率较低(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评分(APACHE II评分)和肺损伤评分(LIS评分)均有所下降(P<0.05),且相较于对照组,试验组的肺损伤LIS评分更低(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C反应蛋白(CRP)、降钙素原(PCT)、白细胞介素(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以及IL-10水平均有所降低(P<0.05),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的这些指标水平更低(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动脉血氧分压(PaO_2)和氧合指数(PaO_2/FiO_2)水平有所上升,血管外肺水指数(EVLWI)及肺血管通透指数(PVPI)水平有所下降(P<0.05),且相较于对照组,试验组在这些指标上表现更好(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肺泡灌洗液中CD68表达上升,CD206表达下降(P<0.05),且相较于对照组,试验组的CD68表达更高,CD206表达更低(P<0.05)。结论 宣肺化浊方在治疗浊毒内蕴证脓毒症肺损伤患者方面表现出确切的疗效,其作用机制可能与调控肺泡灌洗液中CD86、CD206水平密切相关,具备临床应用和推广的价值。

    2025年08期 v.43 189-19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80K]
    [下载次数:29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加味补中益气活血汤联合醒脑开窍针合老十针对老年气虚血瘀型脑梗死衰弱患者营养状态及神经功能影响

    王一斯;矫翠翠;滕倩;徐萍;

    目的 观察老年气虚血瘀型脑梗死衰弱患者治疗中加味补中益气活血汤联合醒脑开窍针合老十针对其营养状态、神经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老年气虚血瘀型脑梗死衰弱患者120例,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常规组(常规治疗+加味补中益气活血汤+常规针刺)60例,试验组(常规治疗+加味补中益气活血汤+醒脑开窍针合老十针)60例。比较两组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神经功能、血液流变学指标及营养状态;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 治疗后两组中医主症积分、次症积分、总分,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ational institute of health stroke scale, NIHSS)评分、氧化低密度脂蛋白(Oxidized low density lipoprotein, ox-LDL)、神经元核抗原(Neuron-specific nuclear protein, NeuN)、全血黏度(Blood viscosity, BV)、全血还原黏度(Blood reduction viscosity, BRV)、血浆黏度(Plasma visocosity, PV)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试验组均较常规组降低(P<0.05)。治疗后两组微型营养评估量表(Mini nutrition assessment, MNA)评分、白蛋白(Albumin, ALB)、前白蛋白(Prealbumin, PA)均较治疗前升高(P<0.05),试验组均较常规组升高(P<0.05)。试验组临床疗效等级分布及总有效率均较常规组升高(P<0.05)。常规组无明显不良反应,试验组1例针刺部位红肿,未干预即好转。结论 老年气虚血瘀型脑梗死衰弱患者治疗中加味补中益气活血汤联合醒脑开窍针合老十针可改善患者中医证候、神经功能、血液流变学指标及营养状态,提高临床疗效,且安全性高。

    2025年08期 v.43 194-19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86K]
    [下载次数:20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加味地榆散方对肺癌靶向治疗引发口腔黏膜炎阴虚热毒证患者疗效观察

    赵玮;管翠强;郭洪波;

    目的 研究加味地榆散对肺癌靶向治疗引发口腔黏膜炎阴虚热毒证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肺癌靶向治疗口腔黏膜炎阴虚热毒证患者86例,按照就诊顺序随机均分为两组,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3例,对照组给予复方氯己定含漱液及口服维生素B2、维生素C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加味地榆散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口腔黏膜炎分级、中医症状积分(口干咽燥、口舌生疮、牙龈肿痛、手足心热)、炎症因子水平[血清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白细胞介素-8(Interleukin-8,IL-8)及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卡氏功能评分(Karnofsky performance status, KPS)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味觉异常、舌苔发黄、恶心呕吐、嗳气等)。结果 治疗前两组口腔黏膜炎分级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口干咽燥、口舌生疮、牙龈肿痛、手足心热积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以上各项积分均显著下降(P<0.05),并且治疗后观察组各中医症状积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血清IL-6、IL-8和TNF-α水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以上各项炎症因子水平均显著降低(P<0.05),且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KPS评分均显著升高,并且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9.30%(4/43)、6.98%(3/4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加味地榆散对肺癌靶向治疗口腔黏膜炎阴虚热毒证患者的治疗效果满意,能够显著改善口腔黏膜炎分级状况,消除炎症、缓解各种不适症状,提高机体健康水平,是安全、有效的用药方案。

    2025年08期 v.43 198-20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61K]
    [下载次数:26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白芍通过双向调节作用改善肠易激综合征大鼠肠道功能

    陶丽媛;陈芳;施琳琳;

    目的 探讨白芍对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irritable bowel syndrome with diarrhea, IBS-D)和便秘型肠易激综合征(irritable bowel syndrome with constipation, IBS-C)大鼠的作用。方法 4周龄SD雄性大鼠66只,随机均分为正常对照组、IBS-D模型组、IBS-D药物组(白芍高、中、低剂量及匹维溴铵)、IBS-C模型组、IBS-C药物组(白芍高、中、低剂量及莫沙必利)。采用乙酸刺激联合束缚应激进行IBS-D造模,冰水灌胃联合束缚应激进行IBS-C造模。药物组分别以白芍(高、中、低剂量组分别按7.2、3.6、1.8 g/kg体质量用药)和匹维溴铵水溶液(13.5 mg/kg)、莫沙必水溶液(1.35 mg/kg)灌胃2周。每周称重,实验结束后收集粪便,进行腹部撤离反射(abdominal withdrawal reflex, AWR)评分,免疫组化法检测大鼠回盲部结肠组织核转录因子κB(nuclear transcription factorκB,NF-κB)和血管活性肠肽(vasoactive intestinal peptide, VIP)的表达,Western blot检测肠组织中蛋白酶激活受体2(protease activating receptor 2,PAR2)的表达。结果 (1)IBS-D各组比较:白芍高、中、低剂量及匹维溴铵均能改善模型大鼠内脏高敏感(分别为P<0.05,P<0.01,P<0.01,P<0.01);白芍中、低剂量及匹维溴铵均能降低模型大鼠的粪便含水量(均P<0.01),白芍高剂量对于降低粪便含水量无明显作用(P>0.05);模型组体质量增加量较正常对照组低(P<0.01),白芍高剂量组较模型组更低(P<0.05);白芍高剂量能降低模型大鼠NF-κB表达(P<0.01);白芍高、中剂量能降低模型鼠PAR2表达(P<0.01,P<0.05)。(2)IBS-C各组比较:白芍中、低剂量能改善模型大鼠内脏高敏感(均P<0.05);白芍高剂量能提高模型大鼠的粪便含水量(P<0.01);模型组体质量增加量较正常对照组低(P<0.05),药物组对模型大鼠体质量无影响(均P>0.05);白芍高剂量和莫沙必利能降低模型大鼠VIP表达(P<0.05,P<0.01);白芍低剂量能降低IBS-C模型大鼠PAR2表达(P<0.05)。结论 白芍能同时改善IBS-D和IBS-C大鼠的内脏高敏感,可能和其能降低PAR2表达有关,其作用有剂量差异性;白芍中、低剂量能缓解IBS-D大鼠腹泻,白芍高剂量能促进IBS-C大鼠排便,这可能和白芍多靶点作用在不同模型上的作用差异有关。

    2025年08期 v.43 202-206+310-31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14K]
    [下载次数:51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补益健脾方对气虚血瘀型产后恶露不绝患者激素、血浆纤维蛋白原及预后的影响分析

    吴俏坪;刘伟;符策日;卢佳南;

    目的 分析补益健脾方对气虚血瘀型产后恶露不绝患者激素、血浆纤维蛋白原及预后的影响。方法 96例气虚血瘀型产后恶露不绝患者,以简单随机法分别纳入研究组、对照组,每组48例。两组均接受止血、抗感染、促宫缩治疗,研究组加用补益健脾方,持续2周。对比两组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血清激素、血浆纤维蛋白原、子宫动脉血流动力学指标变化,并评估两组治疗效果及安全性。结果 两组治疗后产后恶露、舌象、脉象、小腹疼痛积分均较治疗前下降;研究组治疗后产后恶露、舌象、脉象、小腹疼痛积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血清孕激素(Progesterone, P)、β-绒毛膜促性腺激素(β-human chorionic gonadotropin, β-hCG)均较治疗前下降,雌激素(Estrogen, E_2)均较治疗前升高;研究组治疗后P、β-hCG均低于对照组,其E_2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纤维蛋白原(Fibrinogen, FIB)及D-二聚体(D-dimer, D-D)均较治疗前下降;研究组治疗后FIB、D-D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阻力指数(Resistance index, RI)、搏动指数(Pulse index, PI)均较治疗前下降,舒张末期血流速度(End diastolic blood flow velocity, EDV)、收缩期峰值血流速度(Peak systolic velocity, PSV)均较治疗前升高;研究组治疗后RI、PI均低于对照组,其EDV、PSV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治疗后总有效率为93.75%(45/48),较对照组的79.17%(38/48)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期间均未见明显不良反应发生。结论 针对气虚血瘀型产后恶露不绝的治疗,补益健脾方不仅有助于患者激素水平、凝血纤溶功能、子宫动脉血流动力学的改善,也能够在保证安全性的前提下减轻患者临床症状、提高预后。

    2025年08期 v.43 207-21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63K]
    [下载次数:18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黄芪桂枝五物汤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miR-146a、MyD88/IκB信号通路的影响

    贾于儒;刘镭;丁跃玲;

    目的 探讨黄芪桂枝五物汤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iabetic peripheral neuropathy, DPN)患者微小RNA-146a(Microrna RNA-146a, miR-146a)、髓样分化因子88(Myeloid differentiation factor 88,MyD88)/核转录因子-κB抑制蛋白(Inhibitory subunit of NF kappa B,IκB)信号通路的影响。方法 选取DPN患者108例,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54例。对照组给予甲钴胺及维生素B_1治疗,治疗组另加用黄芪桂枝五物汤,两组疗程均为3个月。评估两组临床疗效,比较两组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感觉神经传导速度(Sensory nerve conduction velocity, SNCV)、运动神经传导速度(Motor nerve conduction velocity, MNCV)、多伦多临床评分系统(Toronto clinical scoring system, TCSS)评分、miR-146a、MyD88蛋白、IκBα蛋白、磷酸化-IκBα(Phosphorylated-IκBα,p-IκBα)蛋白水平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2.59%(50/54),明显优于对照组的77.78%(42/54)(P<0.05)。治疗后,两组各项中医证候积分较治疗前均有改善(P<0.05),且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膝总SNCV、正中SNCV、膝总MNCV、正中MNCV、TCSS评分较治疗前均有改善(P<0.05),且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治疗组miR-146a、MyD88蛋白、IκBα蛋白、p-IκBα蛋白较治疗前均有改善(P<0.05),且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黄芪桂枝五物汤在DPN中有较好疗效,可有效减轻临床症状并改善神经传导速度,抑制miR-146a及MyD88/IκB信号通路表达,且安全性较高。

    2025年08期 v.43 211-21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57K]
    [下载次数:81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养血清脑颗粒联合强力定眩片治疗高血压引起的头晕头痛作用机制

    常星;程向红;杜赟;张立;

    目的 探讨养血清脑颗粒联合强力定眩片治疗高血压引起的头晕头痛的作用机制。方法 选取高血压头晕头痛患者200例,采用随机编码表将入选者分成试验组及对照组,每组100例。对照组进行常规药物治疗,试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予以养血清脑颗粒联合强力定眩片。两组患者均连续治疗4周。对比两组认知功能、临床疗效、血压控制情况、头晕头痛症状改善情况、血清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 CRP)、同型半胱氨酸(Homocysteine, Hcy)、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 VEGF)水平、动脉血流速度、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治疗后两组患者简易智能状态检查量表(MMSE)、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评分升高(P<0.05);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患者MMSE、MoCA评分较高(P<0.05)。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总有效率较高(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升高(P<0.05);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生活质量评分较高(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收缩压、舒张压下降(P<0.05);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收缩压、舒张压较低,头晕头痛改善时间缩短(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CRP、Hcy降低,VEGF水平升高(P<0.05);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CRP、Hcy较低,VEGF水平较高(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左椎动脉(LVA)、右椎动脉(RVA)及基底动脉(BA)平均血流速度提升(P<0.05);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LVA、RVA及BA平均血流速度较快(P<0.05)。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运用养血清脑颗粒联合强力定眩片能有效提高血压控制效果,改善由于高血压引起的患者头晕头痛症状,提升患者生活质量,其机制可能与调节CRP、Hcy、VEGF水平与动脉血流速度具有紧密联系,适宜临床应用推广。

    2025年08期 v.43 215-21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76K]
    [下载次数:6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养阴通痹解痉汤联合功能训练治疗卒中后偏瘫的疗效及对血液流变学指标水平影响

    金华平;朱婷;吴炜;朱新星;倪波业;

    目的 探讨卒中后偏瘫采用养阴通痹解痉汤联合功能训练治疗的疗效。方法 选取108例卒中后偏瘫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54例。对照组给予功能训练,包括定时翻身、患肢位摆放、坐位及坐位平衡、坐站转移训练、站立平衡训练等,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养阴通痹解痉汤,1剂/d,治疗时间为4周。对比治疗后的疗效、中医证候积分、偏瘫身体功能评分法(Fugl-Meyer assessment scale, FMA)、日常生活活动能力(Barthel index, BI)和脑卒中专用生活质量量表(Stroke-specific quality of life scale, SS-QOL)、偏瘫侧膝关节、下肢髋关节伸展肌力及踝关节背曲肌力、血清炎性因子水平及血液流变学指标水平。结果 经过治疗后,治疗组总有效率较高(P<0.05);治疗后两组Fugl-Meyer评分、BI评分和SS-QOL评分及偏瘫侧膝关节、下肢髋关节伸展肌力及踝关节背曲肌力较治疗前明显升高(P<0.05);并且治疗组升高较多(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血细胞比容(Hematocrit, HCT)、血浆纤维蛋白原(Fibrinogen, FIB)和血浆黏度(Plasma viscosity, PV)水平、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 alpha, TNF-α)、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超敏C反应蛋白(Hypersensitive c-reactive protein, hs-CRP)水平及中医证候评分较治疗前显著较低(P<0.05),且治疗组降低较多(P<0.05)。结论 卒中后偏瘫患者采用养阴通痹解痉汤联合功能训练治疗具有较好的疗效。

    2025年08期 v.43 220-22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60K]
    [下载次数:16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醒脑开窍针刺法联合脑机接口治疗对脑梗死后上肢痉挛性偏瘫患者上肢功能的影响

    马晓红;陈晓娟;周辉林;

    目的 分析醒脑开窍针刺法联合脑机接口治疗对脑梗死后上肢痉挛性偏瘫患者上肢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脑梗死后上肢痉挛性偏瘫患者63例,随机分为对照组32例与联合组31例。对照组予以脑机接口治疗,联合组采用脑机接口联合醒脑开窍针刺法治疗,均治疗3周。比较两组治疗3周后疗效,治疗前、治疗3周后神经功能缺损、日常生活活动能力、上肢功能、电生理、血管内皮功能,治疗期间安全性情况。结果 与治疗前比较,治疗3周后,两组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ational institutes of health stroke scale, NIHSS)评分,血清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 CRP)、内皮素(Endothelin, ET)水平降低,相较而言联合组下降更为明显(P<0.05)。与治疗前比较,治疗3周后,两组Barthel指数(Barthel index, BI)、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Fugl-meyer motor function, FMA)、手臂动作调查测试表(Action Research arm test, ARAT)、WOLF运动功能评价量表(WOLF motor function evaluation scale, WMFT)评分,血清一氧化氮(Nitric oxide, NO)水平升高,相较而言联合组升高更为明显(P<0.05)。与治疗前比较,治疗3周后两组脑区运动诱发电位潜伏期(Motor evoked potential latency, MEP)、中枢运动传导时间(Central motor conduction time, CMCT)缩短,且组间比较联合组更短(P<0.05)。治疗期间,两组产生的不良反应均未影响治疗的进行,不良反应发生率接近[16.13%(5/31) vs 9.38%(3/32),P>0.05]。结论 醒脑开窍针刺法联合脑机接口治疗可改善脑梗死后上肢痉挛性偏瘫患者上肢功能,降低神经功能缺损,改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分析与其调节电生理、血管内皮功能有关,安全性良好。

    2025年08期 v.43 224-22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66K]
    [下载次数:51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银花清毒汤结合针刺治疗睑板腺功能障碍所致干眼疗效观察

    陈俊卿;来坚;张蕊;杜海英;

    目的 探讨银花清毒汤结合针刺治疗睑板腺功能障碍(meibomain gland dysfunction, MGD)所致干眼临床效果。方法 总计纳入100例MGD所致干眼症患者(2021年1月—2023年12月收治)进行分组试验,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西医组(49例)与中西医结合组(51例)。西医组患者采取睑板腺按摩与人工泪液治疗;中西医结合组患者采取睑板腺按摩与人工泪液治疗,并结合银花清毒汤及针刺治疗。观察各组患者数据情况:临床治疗效果、治疗前后患者眼部功能指标(泪膜破裂时间及泪液分泌量、角膜荧光染色评分)变化、干眼主观症状评分以及眼表疾病指数(ocular surface disease index, OSDI)评分变化、白细胞介素-10(interleukin-10,IL-10)及白细胞介素-13(interleukin-13,IL-13)水平变化、视觉相关生活质量量表(national eye institute 25-item visual function questionnaire, NEI-VFQ-25)评分变化、治疗不良反应。结果 中西医结合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明显比西医组治疗总有效率更高(P<0.05);治疗前各组患者眼部功能指标、干眼主观症状评分OSDI评分、IL-10及IL-13水平、NEI-VFQ-25评分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经治疗后各组患者眼部功能指标、干眼主观症状评分、OSDI评分、IL-10及IL-13水平、NEI-VFQ-25评分均改善,中西医结合组患者治疗后眼部功能指标、干眼主观症状评分、OSDI评分、IL-10及IL-13水平、NEI-VFQ-25评分改善优于西医组(P<0.05);中西医结合组患者与西医组患者治疗不良反应率均较低(P>0.05)。结论 银花清毒汤结合针刺治疗睑板腺功能障碍(MGD)所致干眼临床效果显著,可较好降低患者炎症反应,改善患者症状及眼部功能、视觉质量,治疗不良反应少,治疗安全、可行。

    2025年08期 v.43 228-23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60K]
    [下载次数:18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小青龙汤联合糖皮质激素治疗支气管哮喘对肺功能及血清TGF-β1、Smad3水平的影响

    任娜;王俊;于红;王永鑫;

    目的 探讨小青龙汤联合糖皮质激素对支气管哮喘患者肺功能、血清指标的影响。方法 选取支气管哮喘患者108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54例采用糖皮质激素治疗,研究组54例采用小青龙汤联合糖皮质激素治疗,对比两组临床疗效、中医证候积分、肺功能指标[1秒呼吸容积(forced expiratory volume in first second, FEV1)、用力肺活量(forced vital capacity, FVC)、用力呼出一半肺活量的气流量(forced expiratory flow at 50%of FVC ex haled, FEF50%)、呼气时峰流量(peak expiratory flow, PEF)]、实验室指标[C反应蛋白(C-reactiveprotein, CRP)、血清转化生长因子-β1(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1,TGF-β1)、细胞信号转导分子3(cellular signal transduction molecules-3,Smad-3)]及不良反应。结果 研究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咳嗽、喘息、咳痰、头痛评分均降低(P<0.05),且研究组咳嗽、喘息、咳痰、头痛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研究组FEV1、FVC、FEF50%、PEF均升高(P<0.05),且研究组FEV1、FVC、FEF50%、PEF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CRP、TGF-β1、Smad-3均降低(P<0.05),且研究组CRP、TGF-β1、Smad-3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支气管哮喘患者中应用小青龙汤联合糖皮质激素治疗能够改善肺功能指标,降低TGF-β1、Smad-3水平,具有良好疗效及安全性。

    2025年08期 v.43 232-23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84K]
    [下载次数:51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小儿肺热咳喘颗粒结合维生素D治疗儿童肺炎支原体肺炎疗效观察

    徐婷;张伟艳;葛雯雯;朱美君;

    目的 探讨小儿肺热咳喘颗粒结合维生素D治疗儿童肺炎支原体肺炎疗效。方法 研究纳入302例儿童肺炎支原体肺炎进行分组,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将儿童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151例,对照组儿童采取西医常规治疗,并辅助以维生素D治疗,观察组儿童在对照组用药基础上结合小儿肺热咳喘颗粒治疗,治疗与研究过程中对照组脱落9例,观察组脱落10例。对比各组儿童临床数据情况:临床疗效、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发热、胸闷胸胀、咳嗽气喘、黄痰不易咳出、身热有汗等)变化、发热消失时间、咳嗽消失时间、咳痰缓解时间、肺部湿啰音消失时间、肺功能指标及炎症、免疫相关指标变化、不良反应。结果 观察组儿童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与对照组儿童发热消失时间、咳嗽消失时间、咳痰缓解时间、肺部湿啰音消失时间相比,观察组儿童各项时间均更短(P<0.05);治疗后各组儿童中医证候积分(发热、胸闷胸胀、咳嗽气喘、黄痰不易咳出、身热有汗等)均降低,用力肺活量(Forced vital capacity, FVC)、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orced expiratory volume in one second, FEV1)以及FEV1/FVC等肺功能指标均显著提升,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 CRP)与降钙素原(procalcitonin, PCT)等炎症指标均下降,免疫球蛋白A(Immunoglobulin A,IgA)以及免疫球蛋白G(Immunoglobulin G,IgG)、免疫球蛋白M(Immunoglobulin M,IgM)等水平均提升,观察组儿童治疗后中医证候积分(发热、胸闷胸胀、咳嗽气喘、黄痰不易咳出、身热有汗等)、炎症指标(PCT、CRP)均低于对照组,肺功能指标(FVC、FEV1、FEV1/FVC)、免疫指标(IgA、IgG、IgM)均高于对照组儿童(P<0.05);观察组儿童治疗不良反应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小儿肺热咳喘颗粒结合维生素D治疗儿童肺炎支原体肺炎疗效良好,患儿症状缓解,恢复快,炎症反应减轻,免疫功能提升,肺功能改善,且治疗不良反应少,治疗安全可靠。

    2025年08期 v.43 236-23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66K]
    [下载次数:46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黄芪甲苷在肺部疾病防治中的作用和机制研究进展

    叶敏;何光亮;刘磊;王丹心;

    肺部疾病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但治疗方法有限。黄芪甲苷(AstragalosideⅣ,AS-Ⅳ)具有潜在的抗炎、抗衰老和抗癌特性,在中药中已有数千年的应用历史且越来越受欢迎。大量证据表明AS-Ⅳ的保护效应可以防治肺部疾病。介绍目前AS-Ⅳ在防治肺部疾病中的作用和机制。讨论该药物在抑制氧化应激、细胞增殖和上皮-间质转化、减轻炎症反应和调节程序性细胞死亡的能力。综述当前肺部疾病面临的挑战和新策略。

    2025年08期 v.43 240-24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68K]
    [下载次数:67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专家共识指南

  • 桥本甲状腺炎中西医结合诊疗指南

    桥本甲状腺炎(Hashimotos thyroiditis, HT)是常见的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疾病,患病率和发病率均呈增长趋势。中医药在桥本甲状腺炎的综合治疗中展现出独特的疗效优势,如降低抗体滴度水平,改善甲状腺功能,缩小甲状腺肿,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及预后,提高生活质量等。本指南工作组在遵循循证医学原则的基础上,参考国际国内最新临床实践指南制订方法,客观评价桥本甲状腺炎中西医结合诊治证据,广泛征求中医学、临床医学、方法学等多学科专家的意见,最终形成本指南,旨在为我国桥本甲状腺炎的中西医结合规范诊疗提供参考。

    2025年08期 v.43 246-25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51K]
    [下载次数:55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