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刘光华;张文涵;吴振起;刘玉婷;曲根生;赵健翔;赵炟;
目的 通过甘露消毒丹(Ganlu Xiaodu Micropill, GXM)对流感病毒(Influenza virus, IV)感染小鼠能量代谢及视黄酸诱导基因I (Retinoicacid-inducible gene I,RIG-I)/线粒体抗病毒信号蛋白(Mitochondrial antiviral signaling protein, MAVS)/核因子κB (Nuclear factor-κB,NF-κB)通路的调节机制,探究其“升清降浊”作用的分子机制。方法 将96只BALB/c小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GXM组、磷酸奥司他韦(Oseltamivir)组。除正常组小鼠外,其余各组小鼠进行IV感染模型处理,于造模第7天进行小鼠旷场实验后取材。苏木精-伊红染色法(Hematoxylin-eosin staining, HE)观察肺组织病理变化;电镜下观察小鼠肺组织细胞细胞器病理改变;qPCR法检测小鼠肺组织中核因子κB p65(Nuclear factor kappa-B p65,NF-κB p65)、MAVS、RIG-1、乳酸脱氢酶A(Lactate dehydrogenase A,LDHA)mRNA表达情况;Western blot法测定小鼠肺组织中MAVS、NF-κB、RIG-1蛋白含量;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nzyme 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 ELISA)检测小鼠血清中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LDH、干扰素β(Interferon-β,IFN-β)、白细胞介素-10(Interleukin-10,IL-10)含量。结果 与正常组相比,IV感染后,小鼠肺泡结构破坏严重,存在大量炎症细胞浸润及毛细血管扩张;肺组织超微结构破坏,肺泡结构断裂,细胞器数目减少,部分线粒体外膜及嵴减少或消失模糊;各组小鼠的行走总路程和行走平均速度显著减少(P<0.05);小鼠肺组织中RIG-1、NF-κB p65、MAVS、LDHA mRNA和蛋白的表达明显升高,小鼠血清中IL-6、IFN-β、LDH含量升高,血清IL-10含量下降(P<0.05)。与模型组相比,GXM组小鼠的行走总路程和行走平均速度均呈显著性增加,Oseltamivir组行走平均速度显著升高,Oseltamivir组小鼠的平均速度明显低于GXM组(P<0.05);RIG-1、NF-κB p65、MAVS、LDHA mRNA和蛋白的表达降低,血清中IL-6、IFN-β、LDH含量降低,血清中IL-10水平升高(P<0.05),两治疗组给药后变化趋势一致,其中GXM组肺组织RIG-I mRNA表达下降明显,Oseltamivir组小鼠血清中IL-6、IFN-β改善明显(P<0.05)。结论 GXM具有调节IV感染后小鼠炎症因子表达和能量代谢的作用,可能通过RIG-I/MAVS/NF-κB信号通路实现调控IV感染的“升清降浊”作用。
2025年07期 v.43 21-25+264-26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910K] [下载次数:38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李湛民;孙智;刘铁军;胡世隆;肖尧;
目的 探讨高脂饮食诱导肥胖对雄性大鼠生殖能力的影响。方法 高脂饮食建立肥胖大鼠模型,观察肥胖大鼠精子浓度、精子活力、精子形态、精子碎片率指数(DFI)及睾丸组织病理学的变化。结果 与空白组相比,造模组的精子活力、精子形态及精子碎片率指数显著下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空白组相比,造模组的精子浓度无明显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病理学变化:造模组较空白组间质水肿、间质细胞减少,生精小管间隔增宽,精原细胞间距增大,各级生精细胞和支持细胞大量减少,管腔内精子细胞大量减少。结论 高脂饮食诱导肥胖可降低雄性大鼠的生殖能力,尤其对精子活力、精子形态、精子碎片率指数及睾丸组织病理学等方面具有显著影响。
2025年07期 v.43 26-28+26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81K] [下载次数:77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王晶;王振娟;康甲超;韩乐;柳立军;吴萍民;段永强;
目的 揭示党参水提物对衰老模型小鼠肠道屏障和菌群代谢的保护作用。方法 选取50只无特定病原体(Specific pathogen free, SPF)级8周龄C57BL/6小鼠随机分为5组,构建D-半乳糖小鼠衰老模型,并用不同剂量党参水提物进行干预。生化分析小鼠血清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 SOD)、丙二醛(Malondialdehyde, MDA)、脂质过氧化物(Lipid peroxidation, LPO)的含量;运用苏木素-伊红(Haematoxylin Eosin, HE)染色观察小鼠肠道组织病理学变化;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观察小鼠肠道组织Occludin和Claudin 1蛋白的表达情况;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小鼠肠道组织细胞超微结构;联合16S rDNA测序和代谢组学分析衰老及党参干预后小鼠肠道菌群和代谢物的变化,再通过生物学信息学进行关联分析。结果 与正常对照组相比,衰老小鼠体质量及摄食量降低(P<0.05),党参低、中、高剂量组比衰老组显著增加(P<0.05);与正常对照组相比,衰老模型组血清SOD下降(P<0.05),MDA、LPO水平升高(P<0.05),党参低、中、高剂量组显著逆转了SOD、MDA、LPO的变化水平(P<0.05);衰老模型小鼠的肠道组织结构明显损伤,Occludin和Claudin 1蛋白表达和正常对照组相比显著下降(P<0.05);高剂量党参干预后,肠道组织损伤有明显改善,Occludin和Claudin 1蛋白表达均明显增加(P<0.05),小鼠肠道细胞超微结构趋于正常。小鼠衰老过程中,拟杆菌门(Bacteroidota)比厚壁菌门(Firmicutes)的比值下降,党参干预使其增加;在此过程,主要差异变化的代谢物是脂质及类脂分子、有机酸及其衍生物等,代谢通路有半乳糖代谢、甘油脂代谢、药物代谢-细胞色素P450;组学关联分析显示,Parabacteroides、Lactobacillus和Lachnoclostridium均与脂质及类脂分子密切相关。结论 党参水提物对衰老小鼠肠道组织结构和功能有显著保护作用,通过对肠道菌群结构及其代谢物的调节,改善肠道屏障功能,延缓机体衰老。
2025年07期 v.43 29-34+267-27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02K] [下载次数:138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王柏山;孙小扉;杨莹;朱敬轩;高浩;赵宇琪;王嘉鑫;杨潇;崔鹏;
目的 探究circ-0002133/miR-182/Bcl2L12轴影响细胞凋亡与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HCC)的发生发展及绞股蓝皂苷(gypenosides, GPs)干预作用。方法 在TCGA数据库中获取肝癌相关数据,进行Bcl2样蛋白12(Bcl2 like protein 12,Bcl2L12)的差异分析、生存分析及基因表达与临床相关性分析;分别使用miRanda和targetscan数据库与circAtlas和circRNADisease预测肝癌相关且与Bcl2L12能够建立ceRNA网络的circ-0002133miRNA、miR-182;并采用qRT-PCR进行临床标本验证;再将HepG2肝癌细胞予以GPs干预后,CCK-8法检测GPs对HepG2细胞抑制率,划痕实验观察细胞迁移能力;qRT-PCR检测细胞Caspase-3、Caspase-7、Bcl2L12 mRNA表达;Western Blot法检测细胞Caspase-7、Caspase-3、Bcl2L12蛋白表达。结果 TCGA数据库结果显示,Bcl2L12在LIHC组织中表达显著升高,高Bcl2L12与年龄、性别和TNM分期异常相关,高Bcl2L12 HCC患者的生存时间比低Bcl2L12 HCC患者短;与癌旁组比较,肝癌组circ-0002133 mRNA降低(P<0.01),miR-182、Bcl2L12 mRNA升高(P<0.01);划痕实验结果表明,与Control组相比,GPs组对HepG2肝癌细胞有明显的抑制作用;与Control组比较,GPs组细胞中Caspase-7、Caspase-3 mRNA升高(P<0.01),Bcl2L12 mRNA降低(P<0.01);与Control组比较,GPs组细胞中Caspase-7、Caspase-3蛋白水平升高(P<0.01),Bcl2L12蛋白水平降低(P<0.01)。结论 GPs可以抑制肝癌细胞的增殖,其作用机制可能与circ-0002133/miR-182/Bcl2L12轴介导细胞凋亡途径有关。
2025年07期 v.43 35-40+274-27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65K] [下载次数:1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赵梅花;谢美英;赵百岁;圆圆;照日格图;
目的 研究不同蒙医体质特征采用蒙方治疗溃疡性结肠炎不同证型的疗效和安全性研究。方法 抽取内蒙古民族大学附属医院60例被确诊为溃疡性结肠炎的患者,按照治疗方式的不同分组,对照组(30例)予以西药治疗,研究组(30例)予以蒙西药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蒙医主症和次症证候积分、炎症因子水平、复发率、不良反应率。结果 研究组总有效率(93.33%,28/30)高于对照组(73.33%,22/30);研究组复发率(6.67%,2/30)低于对照组(33.33%,10/30);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为6.67%(2/30),低于对照组的30.00%(9/3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与对照组相比较,研究组蒙医主症、次症证候积分更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与对照组相对比,研究组C反应蛋白(CR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以及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均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不同证型的溃疡性结肠炎患者采取蒙西药治疗后,治疗效果较好,可有效减轻患者的临床症状,促进患者恢复,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2025年07期 v.43 41-4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7K] [下载次数:21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朱学雷;童婉秋;姚贺婷;
目的 探讨参芪二至方结合他克莫司治疗免疫球蛋白A(IgA)肾病临床疗效。方法 研究纳入144例IgA肾病患者(2020年4月—2023年6月收治)进行分组,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采取他克莫司治疗的西医组(72例)以及采取参芪二至方结合他克莫司治疗的结合中药组(72例),治疗过程中结合中药组脱落2例,西医组脱落3例,观察各组患者数据:治疗效果、治疗前与治疗后各组患者中医证候积分(口渴喜饮、气短、神疲乏力、五心烦热、自汗等)变化、血肌酐(SCr)、尿素氮(BUN)、24 h尿蛋白定量等肾功能指标变化、补体C3及IgA指标变化、白细胞介素-6(IL-6)及白细胞介素-17(IL-17)等指标变化、治疗不良反应。结果 结合中药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西医组患者(P<0.05);治疗前各组患者中医证候积分(口渴喜饮、气短、神疲乏力、五心烦热、自汗等)、肾功能相关指标(SCr、BUN、24 h尿蛋白定量)、补体C3及IgA、IL-6以及IL-17水平比较,均P>0.05;治疗后各组患者中医证候积分、肾功能相关指标(SCr、BUN、24 h尿蛋白定量)、IgA、IL-6以及IL-17水平等指标均显著下降,补体C3指标上升,而结合中药组患者治疗后中医证候积分、肾功能相关指标(SCr、BUN、24 h尿蛋白定量)、IgA、IL-6以及IL-17水平等指标均低于西医组,补体C3指标高于西医组(P<0.05);结合中药组患者治疗不良反应率低于西医组(P<0.05)。结论 参芪二至方结合他克莫司治疗IgA肾病效果显著,患者临床病症、肾功能以及免疫功能均改善,不良反应较少,治疗安全可靠。
2025年07期 v.43 45-4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1K] [下载次数:26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王天娇;岳晓青;路童;朱凌云;战丽彬;
战丽彬教授擅治恶性肿瘤,其中不乏罕见恶性肿瘤,针对目前罕见恶性肿瘤存在的标准治疗方案和指南缺乏、诊断难度大、病程长、病机复杂等临床诊疗现状,战丽彬教授提出“分部位、分阶段”的辨证原则及诊疗模式。对战丽彬教授诊治罕见恶性肿瘤疾病的学术思想内涵进行挖掘与介绍,并分享1例经典临床医案,以期对疾病的中医治疗提供思路和参考。
2025年07期 v.43 49-5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4K] [下载次数:38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范淑华;丁樱;
原发性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Primary immune thrombocytopenia, ITP)是一种机体免疫功能异常疾病,中医把ITP归类为“紫癜”或“血证”,根据ITP病因病机,从益气养血和祛瘀通络分析探索ITP有效治疗方法,以期为免疫性疾病治疗领域提供新思路。探讨了Th17/Treg细胞平衡对儿童ITP疾病进程的影响,儿童ITP涉及免疫细胞平衡失调,尤其是Th17和Treg细胞的功能异常。Th17细胞通常与促炎反应相关,而Treg细胞则具有抗炎和免疫抑制功能,维持自身免疫耐受。中医通过养血通络法不仅改善血液循环,还可能通过调节细胞因子环境来恢复Th17/Treg细胞的平衡,促进Treg细胞功能,抑制Th17细胞活性。中医临床治疗儿童ITP通过整合益气养血和化瘀通络,全面调节体内环境,控制疾病的发展,强调对症治疗,审证求因,尤其在虚实夹杂病机时需兼顾治疗。对中医养血通络法论治儿童ITP与Th17/Treg细胞平衡总结梳理,从Th17/Treg细胞与儿童ITP、养血通络法治疗儿童ITP、养血通络法与Th17/Treg细胞平衡解析中医养血通络法对儿童ITP与Th17/Treg细胞平衡的影响。同时,总结中医药干预治疗的相关进展,为中药治疗干预儿童原发性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的复杂作用机制解析提供新思路。
2025年07期 v.43 53-57+28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57K] [下载次数:2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高晓宇;牛楠;张董晓;高允海;于飞;陈苏宁;王文萍;韩凌;王亮;冷锦红;刘彩刚;
“郁毒致虚”理论认为,忧怒抑郁过激,气郁始成,脏腑功能受损,机体内环境失衡,气血津液代谢障碍产生的湿、痰、热、瘀等病理产物是癌变的始动因素。“郁毒搏结、癌毒蔓生、因癌致虚、虚毒互伤”是乳腺癌发生发展的关键病机,“多因交合、癌毒转化”是乳腺癌发生的核心驱动程序。现代医学背景下“热毒伤阴”“毒损气血”“虚火郁热”分别是乳腺癌放疗、化疗和内分泌治疗的主要病机演变,“实去虚存”与“余毒流注”分别与乳腺癌手术及复发转移密切相关。刘彩刚教授针对乳腺癌“郁毒致虚”的复合病机及现代医学干预后出现的并发症,采用团队自主研发的中药现代化研发工具-肿瘤免疫知识图谱CKTTD,结合传统中医学理论,挖掘抗肿瘤优势中药组方,围绕癌因性疲乏、化疗耐药等病症开展中西医联合攻关,从宏观调正虚之态、纠郁毒之偏,从微观打癌毒之靶。现已研发出以参百灵颗粒为代表的多个医疗机构制剂,并通过开展一系列大样本、多中心、随机对照研究,形成“高效、低毒、个体化”的乳腺癌诊疗策略。
2025年07期 v.43 58-6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3K] [下载次数:76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张欢;于游;段盈竹;庞琳琳;赵宏月;张颖;郭鹤;郑一;于嘉详;刘鑫;戴劲;胡楠;于睿;
目的 基于“心合小肠”理论,探讨清脂通脉方防治动脉粥样硬化的机制。方法 将32只雄性ApoE~(-/-)小鼠随机分为模型组、清脂通脉方最佳剂量1组、清脂通脉方最佳剂量2组和西药对照组。正常对照组为8只雄性C57BL/6J小鼠。模型组、中药干预组及西药组以高脂饲料喂饲,正常对照组喂以普通饲料,喂饲12周后,中药干预组给予最佳剂量清脂通脉方灌胃,西药对照药为立普妥。第12周采集小鼠新鲜粪便标本,采用16S rRNA基因测序技术对各组粪便样本进行肠道菌群分析。结果 肠道菌群16S rRNA基因测序发现,各组小鼠肠道菌群主要由厚壁菌门、拟杆菌门、变形杆菌门、TM7菌门、疣微菌门、放线菌门、脱铁杆菌门、软壁菌门、绿菌门以及绿弯菌门构成,在乳酸杆菌、异杆菌、脱硫弧菌、葡萄球菌、图灵杆菌、颤螺菌、安德克氏菌、瘤胃球菌、拟杆菌等菌属存在差异。正常对照组在门水平上的优势菌门为拟杆菌门(Bacteroidetes),其平均相对丰度为65%;模型组样本在门水平上的优势菌门为拟杆菌门(Bacteroidetes),其平均相对丰度为50%;清脂通脉方最佳剂量1组和清脂通脉方最佳剂量2组样本在门水平上的优势菌门为厚壁菌门(Firmicutes),其平均相对丰度分别为56%和65%;西药组样本在门水平上的优势菌门为厚壁菌门(Firmicutes),其平均相对丰度为65%,由各组门分类学水平菌种组成及相对丰度比较结果可知,各组优势菌门相似、但菌种的丰度比例均发生变化。结论 清脂通脉方能够通过改善菌门构成,影响肠道菌群物种组成、结构、菌群多样性,维持肠道菌群稳态,发挥防治AS的作用。
2025年07期 v.43 63-67+276-28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38K] [下载次数:59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潘琦虹;刘洋;魏韶锋;
目的 研究四神丸通过辅助性T细胞17(T helper cell 17,Th17)和调节性T细胞(regulatory T cells, Treg)信号通路调控免疫平衡及其分泌炎性细胞因子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机制。方法 选取溃疡性结肠炎患者104例,按照随机数表法均分为两组。对照组(52例)常规给予美沙拉嗪治疗,观察组(52例)在对照组基础上增加四神丸治疗。用药12周后,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的疗效、疾病活动指数评分、免疫指标(Treg细胞比例、Th17细胞比例和Th17/Treg值)、炎性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interleukin, IL)-2、IL-6、IL-10、IL-17]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愈显率为86.54%(45/52),显著高于对照组69.23%(36/52),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8.08%(51/52)、90.38%(47/5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疾病活动指数评分均显著下降,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2.61±0.72)分vs(3.19±0.84)分](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Treg细胞比例升高,Th17细胞比例和Th17/Treg值降低,观察组各指标显著优于对照组[(7.61±1.80)%、(6.35±0.41)%、(1.61±0.32)vs(6.57±1.64)%、(7.67±0.52)%、(1.13±0.28)](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IL-2、IL-6、IL-17水平降低,IL-10水平升高,观察组上述各指标显著优于对照组[(5.39±1.13)pg/mL、(5.68±1.41)pg/mL、(53.82±5.20)pg/mL、(2.49±0.37)pg/mL vs (6.45±1.06)pg/mL、(6.62±1.70)pg/mL、(47.19±4.83)pg/mL、(2.98±0.30)pg/mL](P<0.05)。两组均无严重不良反应发生。结论 四神丸能够通过Th17/Treg信号通路调控免疫平衡,调节其分泌炎性细胞因子水平,进而显著改善溃疡性结肠炎症状,发挥更高的治疗价值。
2025年07期 v.43 68-7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3K] [下载次数:68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查天悦;徐陆周;
伏邪致病,待时而发,缠绵难愈。徐陆周教授认为伏邪与自身免疫性胃炎发生、发展及转归联系密切,提出先天禀赋不足,邪伏肾虚是自身免疫性胃炎的主要病因,脾虚伏邪内生是其发病及病情进展的关键因素。强调治疗时应从发病之初即固护脾肾,以“清化”法作为基本治法,注重活血化瘀法延缓病情进展以防变,同时将现代胃镜检查、病理学及血清学等手段与中医病机演变辨证相结合,进行分期论治,以期精准有效地诊治自身免疫性胃炎。
2025年07期 v.43 71-7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8K] [下载次数:49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范丽霞;廖小红;黄育生;冯时茵;张庆业;
目的 探讨仙鹤草提取物对肺癌A549细胞的抑制作用以及通过铁死亡抑制肺癌细胞的作用机制。方法 制备仙鹤草提取物(XHC),将细胞分为对照组(XHC 0 mg/mL), XHC 5 mg/mL组,XHC 10 mg/mL组,XHC 20 mg/mL组。通过CCK-8法检测细胞增殖情况,克隆实验检测细胞克隆形成能力,比色法检测4组细胞丙二醛(MDA)、谷胱甘肽(GSH)、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含量,RT-qPCR检测尼克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磷酸氧化酶1(NOX1)、环氧合酶-2(COX2)、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4(GPX4)、铁蛋白重链(FTH1)、SLCA11 mRNA水平,Western Blot检测铁死亡相关蛋白,荧光观察细胞亚铁离子含量。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不同浓度XHC对A549细胞的增殖能力具有抑制作用,且这种抑制作用呈现浓度依赖性;克隆实验结果显示,与对照组比较,XHC处理后的A549细胞克隆形成的细胞团块数量及大小均减少,克隆形成率降低(P<0.05)。经XHC处理后的A549细胞与对照组比较,SOD、GSH含量显著降低,MDA含量显著升高(P<0.05);NOX1、COX2 mRNA、蛋白表达水平在XHC处理后的组别中显著升高,GPX4、FTH1、SLCA11 mRNA、蛋白表达水平显著降低(P<0.05);与对照组比较,XHC各剂量组细胞Fe~(2+)荧光强度显著增强(P<0.05)。结论 仙鹤草提取物对肺癌A549细胞具有抑制增殖及克隆形成的作用,且抑制作用呈浓度依赖性,同时仙鹤草提取物的抑制作用机制可能与铁死亡相关。
2025年07期 v.43 75-79+285-28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29K] [下载次数:74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韦业;陈广辉;覃小伶;蒙映彤;邓豪;祁祥;何育风;
目的 旨在筛选坐骨神经痛发病进程中的诊断性生物标志物,分析该病进程中的内质网应激相关基因。方法 检索GEO(http://www.ncbi.nlm.nih.gov/geo)数据库获得坐骨神经痛芯片数据,分析差异表达基因(differentially expressed genes, DEGs)与内质网应激基因取交集获得内质网应激相关差异基因,对差异基因进行富集分析及免疫细胞浸润分析,结果进一步结合加权基因共表达网络分析获得免疫相关差异表达基因。基于最小绝对收缩和选择算子(least absolute shrinkage and selection operator, LASSO)、极限梯度提升算法(eXtreme gradient boosting, XGBoost)与随机森林(random forest, RF)方法筛选关键基因构建诊断性模型并进行验证。分析内质网应激相关基因与诊断性基因的相关性,然后预测能干预坐骨神经痛发病过程中与内质网应激基因相关的中药。结果 差异分析获得286个DEGs, DEGs主要富集于细胞对活性氧的反应,细胞对化学应激的反应,免疫受体活性,氧化还原酶活性等生物学过程,以及过氧化物酶增殖物激活受体(peroxisomeproliferater-activatedreceptor, PPAR)信号通路,磷脂酶D信号通路,坏死性凋亡等信号通路。免疫浸润分析发现调节性T细胞、滤泡辅助性T细胞、记忆性CD4 T细胞差异表达,这也表明以上3种免疫细胞对坐骨神经痛发病发挥着一定作用。加权基因共表达网络分析(weighted correlation network analysis, WGCNA)结合免疫浸润分析获得83个关键模块基因,蛋白-蛋白互作(protein-protein interaction, PPI)分析得到含锌指CCCH型15 (zinc finger CCCH domain-containing protein 15,ZC3H15)、核糖体蛋白L7(ribosomal protein L7,RPL7)、核糖体蛋白L26样1(RPL26L1-ribosomal protein L26 like 1,RPL26L1)、翻译调节肿瘤蛋白1(tumor protein, translationally-controlled 1,TPT1)、核糖体蛋白L22样1(ribosomal protein L22 like 1,RPL22L1)、核糖体蛋白S15A (ribosomal protein S15A,RPS15A)、核糖体蛋白S3A (ribosomal protein S3A,RPS3A)、核糖体蛋白L36A(ribosomal protein L36A,RPL36A)、核糖体蛋白S24(ribosomal protein S24,RPS24)、核糖体蛋白L30(ribosomal protein L30,RPL30)等10个Hub基因。机器学习方法筛选出KLF9、SCARF1、CYP27A1、CEBPA等4个诊断性基因,4个诊断性基因与Hub基因的表达具有相关性。最后预测得到可调控Hub基因的中药共计36味。结论 KLF9、SCARF1、CYP27A1、CEBPA基因对坐骨神经痛具有诊断价值,内质网应激相关基因在坐骨神经痛发病中起着一定作用,预测出的全蝎、眼镜蛇、紫河车、硫磺、鹿茸等中药可能是防治坐骨神经痛的潜在药物。
2025年07期 v.43 80-85+287-29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13K] [下载次数:84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 刘莉;卢维;杨洪容;黄娟;
目的 观察少腹逐瘀汤加减联合地诺孕酮治疗卵巢子宫内膜异位症腹腔镜术后疼痛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2022年1月—2023年12月于医院妇产科治疗的100例卵巢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将上述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50例,对照组患者予以地诺孕酮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少腹逐瘀汤加减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疼痛程度和不良反应情况,以及治疗前后卵巢储备功能和激素水平变化。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有效率(94.00%,47/50)显著优于对照组(80.00%,40/5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3个月及随访6个月,观察组患者的痛经、性交痛以及慢性盆腔痛的VAS评分水平相较于对照组均明显下降(P<0.01)。干预完成后,观察组患者卵泡刺激素(FSH)、黄体生成素(LH)、雌二醇(E_2)水平相较于对照组均明显降低(P<0.01)。观察组患者的卵巢体积相较于对照组均明显下降,而窦卵泡计数(AFC)则显著升高(P<0.01)。干预过程中所有患者的主要不良反应有潮热、汗多、头痛、阴道不规则出血等,但症状轻微,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少腹逐瘀汤加减联合地诺孕酮治疗卵巢子宫内膜异位症腹腔镜术后疼痛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能够明显减轻患者痛经、性交痛、慢性盆腔痛等临床症状,调节激素水平并提高卵巢储备功能,适宜临床应用。
2025年07期 v.43 86-8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9K] [下载次数:27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王冕;赵菲;齐蕊;王金丽;
目的 研究独活寄生汤联合针刺对肩袖损伤大关节粘连松解术后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2022年11月—2023年6月医院肩袖损伤大关节粘连松解术后患者80例,依据随机数表法均分为两组,观察组、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患者进行术后运动疗法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增加独活寄生汤联合针刺治疗,疗程8周,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的总体疗效、肩关节活动度(前屈、外展、外旋)、肩关节中文版Constant-Murley法评分、炎症因子[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 CRP)、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情况。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7.50%(39/40),对照组92.50%(37/40),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显效率为77.50%(31/40)、显著高于对照组(52.50%,21/40)(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外展、外旋活动度显著大于对照组[(45.84±5.46)°、(137.96±10.17)°vs (42.26±4.93)°、(129.33±11.48)°](P<0.05),观察组肩关节中文版Constant-Murley法评分中疼痛、日常生活活动、关节活动度、肌力评分均高于对照组[(12.74±1.21)、(17.03±2.16)、(31.93±4.50)、(21.60±3.08)分vs (11.63±1.82)、(14.92±2.06)、(27.80±3.44)、(19.23±2.10)分](P<0.05),观察组CRP、TNF-α、IL-6水平均低于对照组[(9.92±1.45)mg/L、(16.08±3.70)ng/L、(10.33±2.10)μg/L vs (13.28±1.19)mg/L、(18.73±3.85)ng/L、(11.82±1.94)pg/L](P<0.05)。结论 独活寄生汤联合针刺对肩袖损伤大关节粘连松解术后患者的治疗效果满意,能够减轻疼痛和炎症反应,更好地促进患者肩关节功能、肌力和活动度的提升,利于患者康复。
2025年07期 v.43 90-9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2K] [下载次数:39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余斐;李建锋;宋明爱;
目的 探讨血液透析伴血管钙化患者中医特征。方法 选取维持性血液透析治疗伴有血管钙化的108例终末期肾病患者,专人进行问卷调查及中医证候辨证。结果 108例患者均辨证为虚证,其中102例(94.44%)患者可辨为本虚证合并标实证。本虚证以脾肾阳虚证为主,其次为气阴两虚证、阴阳两虚证、脾肾气虚证、肝肾阴虚证,分别为42例(38.89%)、30例(27.78%)、18例(16.67%)、12例(11.11%)、6例(5.56%);标实证以血瘀证为主,其次为湿热证、湿浊证、水汽证、风动证,分别为42例(38.89%)、33例(30.56%)、20例(18.52%)、4例(3.70%)、3例(2.78%);标实兼证以血瘀证在脾肾阳虚证、气阴两虚证、阴阳两虚证多见,湿热证及湿浊证在脾肾阳虚证、气阴两虚证多见,风动证及水气证仅在气阴两虚证及阴阳两虚证患者中出现。不同年龄、透析龄患者中医证型分布存在差异,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年龄≥65岁及透析龄≥5年的患者虚证以脾肾阳虚证多见,其次为气阴两虚证,实证则以血瘀证多见,其次为湿浊证,年龄<65岁及透析龄<5年的患者虚证以气阴两虚证多见,其次为脾肾阳虚证,实证以湿热证多见,其次为血瘀证;不同性别及原发疾病患者中医证型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血液透析伴血管钙化患者多为本虚证合并标实证,本虚证以脾肾阳虚证为主,标实证以血瘀证为主;标实兼证以血瘀证在脾肾阳虚证、气阴两虚证、阴阳两虚证多见,湿热证及湿浊证在脾肾阳虚证、气阴两虚证多见,年龄、透析龄会影响到患者的中医证型分布。
2025年07期 v.43 94-9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1K] [下载次数:21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舒郁平;余丹琪;荣越;唐丽利;孟凡艳;陶弘武;李娜;柳越冬;
目的 观察优化溃结方对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 UC)大鼠结肠组织磷酸磷脂酰肌醇-3羟基激酶和丝苏氨酸蛋白激酶(phosphatidylinositol 3-kinase and serthreonine protein kinase, PI3K/AKT)信号通路的影响。方法 应用三硝基苯磺酸(2,4,6-trinitrobenzene sulfonic acid, TNBS)构建大鼠UC模型,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优化溃结方组、柳氮磺吡啶(salicylazosulfapyridine, SASP)组、优化溃结方+柳氮磺胺砒啶组,优化溃结方给药浓度为0.738 g/mL,SASP给药浓度为0.024 g/mL。空白组和模型组每日以蒸馏水3 mL/次,每日2次灌胃,其余各组均以相应药物灌胃早晚各1次。造模成功后连续给药21 d,采用苏木精-伊红染色法(hematoxylin-eosin staining, HE)染色切片观察各组大鼠结肠组织形态,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 ELISA)方法检测各组大鼠结肠血清中白细胞介素(Interleukin, IL)-1β、IL-10的表达水平,免疫组化法检测结肠组织中PI3K、p-PI3K、AKT、p-AKT蛋白表达水平。蛋白质印迹(Western blot, WB)检测结肠组织PI3K、p-PI3K、AKT、p-AKT蛋白表达。结果 与空白组相比,模型组结肠HE染色切片中结肠黏膜结构严重受损,排列紊乱,隐窝细胞丢失,黏膜肌层遍布炎症细胞,PI3K、p-PI3K、AKT、p-AKT蛋白表达增加(P<0.05),血清IL-1β含量增加(P<0.05),IL-10含量减少(P<0.05)。与模型组相比,优化溃结方组、SASP组、优化溃结方+SASP组干预后结肠组织PI3K、p-PI3K、AKT、p-AKT蛋白(P<0.05),血清IL-1β含量减少(P<0.05),IL-10含量增加(P<0.05),其中优化溃结方+SASP组效果最佳。结论 优化溃结方可能通过抑制PI3K/AKT信号通路,减少IL-1β分泌,增加IL-10表达,从而改善溃疡性结肠炎大鼠结肠损伤,重塑结肠结构,减轻炎症反应而发挥保护作用。
2025年07期 v.43 98-103+294-29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62K] [下载次数:95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张睿领;罗秋月;江娟;
目的 分析大黄芪汤治疗头颈部肿瘤放射性口干的临床疗效。方法 纳入2022年1月—2023年10月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璧山医院中医科收治的头颈部肿瘤放射性口干患者86例为研究对象,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43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43例观察组采用大黄芪汤治疗,对比两组治疗效果、不同放疗累积剂量及放疗后3个月、6个月唾液量变化、口干程度、唾液腺分泌指数(ET)以及唾液淀粉酶(AMS)、表皮生长因子(EGF)变化情况等。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5.35%(41/43),远高于对照组的74.72%(32/43),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口干程度1级为44.19%(19/43),2级为39.53%(17/43),高于对照组的25.58%(11/43)、18.60%(8/43),3~4级分别为11.63%(5/43)、4.65%(2/43),低于对照组的34.88%(15/43)、20.93%(9/43),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放疗20 Gy、40 Gy、60 Gy及放疗后3个月、6个月后10 min静态唾液分泌量均高于对照组,且放疗后前唾液腺分泌指数也低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EGF、AMS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大黄芪汤益气养阴、生津补液,用于治疗头颈部肿瘤放射性口干能促进津液分泌,改善患者口干程度、调节AMS、EGF水平,对放疗中的唾液腺起到较好的保护作用,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2025年07期 v.43 104-10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1K] [下载次数:27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刘勇明;吕晓东;庞立健;臧凝子;王靖宇;王佳然;梁元钰;邹吉宇;郑钰;
特发性肺纤维化(idiopathic pulmonary fibrosis, IPF)是一种慢性纤维化致死性间质性肺疾病,目前除肺移植外尚无特效治疗方法。现代医学研究表明可从凝血-纤溶系统失衡、血小板活化、病理性血管新生等方面讨论IPF发病机制。中医理论认为“瘀”贯穿于IPF病程始终,故将活血化瘀法确立为治疗IPF的重要方法,结合益气、养阴、祛痰等治法。研究发现从瘀论治对IPF患者具有确切疗效,可有效缓解临床症状、延缓疾病进展;从瘀论治IPF主要通过改善凝血-纤溶系统失衡、干预血小板活化、减少血管新生等多重机制发挥抗肺纤维化作用。从中医学和对现代医学IPF之“瘀”的认识、从瘀论治IPF相关治法和现代生物学机制等方面进行综述,从而揭示从瘀论治IPF的科学内涵,同时为丰富中医治瘀方法提供新的理论依据。
2025年07期 v.43 108-11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8K] [下载次数:109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杨萍;李喜香;宋薇;王雪梅;
苍术为中医临床常用的大宗中药,药用历史悠久,具有燥湿健脾、祛风散寒、明目的功效,在胃肠道疾病、风湿性疾病中应用广泛,临床疗效显著。主要活性成分为挥发油类,包括苍术酮、苍术素、β-桉叶醇和茅术醇等。苍术素是苍术的主要药效成分之一,也是苍术药材质量控制的重要指标性成分。现代研究表明苍术素具有抗炎、促进胃排空、抗肿瘤、正性肌力、抗菌、保肝、心脏保护、抗氧化等多种药理活性。其抗炎作用广泛,对于肠道炎症、关节炎、气道炎症、肺炎等均有治疗作用,可改善胃肠功能以健脾,抑制胆管癌、肝癌、乳腺癌、肺癌细胞增殖,抑菌作用显著,保肝作用可能与其抗氧化和抗炎活性有关,对于心脏和神经系统也具有保护作用。因此,苍术素药理作用广泛,具有较大的开发应用潜力,随着对其进一步深入研究,越来越多的药理作用机制将会被阐明,对于苍术素的开发利用具有重要促进作用。通过对苍术素的药理作用及机制进行归纳总结,以期为其临床应用及新药开发提供参考。
2025年07期 v.43 114-120+297-29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94K] [下载次数:92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张燕燕;陈月桥;裴浩;张雪;李坚宇;黄钰雯;潘李轶;陈玉;叶绿萍;
传统中药具有多疗效、多靶点、多效应机制的独特优势,在抗癌抗肿瘤治疗中具有悠久历史。随着西药治疗癌症的局限性不断突显,中药单体及复方有效成分在生物分子学和药理学研究领域得到广泛关注,越来越多的研究证据证明,中药黄酮类成分具有多方面、多途径且效果显著的抗肝癌作用,其主要通过调节肝癌细胞凋亡和自噬、抑制肝癌细胞侵袭和迁移、抗肝癌细胞血管生成、调节肝癌细胞周期阻滞和重塑免疫抑制肝癌细胞微环境等多种药理机制发挥抗肝癌作用。通过对中药黄酮类成分抗肝癌作用机制的国内外文献进行系统综述,并对所涉及的PI3K/AKT/mTOR信号通路、JAK/STAT信号通路及Wnt/β-catenin信号通路与肝癌的增殖、侵袭、迁移、转录、耐药等作用效应加以阐述,以期为中药黄酮类成分治疗肝癌提供理论依据,阐明传统中药有效成分的多重药理机制能为癌症的治疗策略和新药研发提供新的思考和契机,为更多临床癌症患者带来福祉。
2025年07期 v.43 121-12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9K] [下载次数:123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张国瑗;李瑛;王紫艳;孙明谦;刘建勋;
目的 利用代谢组学方法研究气虚血瘀证大鼠模型血小板中的代谢物变化情况,并进一步阐释补阳还五汤对气虚血瘀证的干预作用。方法 将30只SD大鼠(Sprague Dawley Rats)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补阳还五汤组。模型组通过水环境多平台睡眠剥夺系统建立睡眠剥夺模型,补阳还五汤组为在造模成功之后给药2周,给药的同时加睡眠剥夺。补阳还五汤组按照临床剂量13 g·kg~(-1)灌胃补阳还五汤,正常组和模型组灌服等量的蒸馏水,每日同时间灌胃1次,连续14 d。从抓力、凝血功能、血小板形态及聚集率、P-选择素(P-Selectin, CD62P)表达率综合评价模型的构建和血小板功能;利用超高效液相色谱-四极杆-飞行时间质谱法(Ultra-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 with Quadrupole Time-of-flight Mass Spectrometry, UPLC-Q-TOF-MS)进行大鼠血小板中内源性代谢物的代谢组学分析,检测条件为反相色谱(Reverse Phase Liquid Chromatography, RPLC)柱和亲水作用色谱(Hydrophilic Interaction Chromatography, HILIC)柱,流动相0.1%甲酸水溶液(A)-0.1%甲酸乙腈溶液(B)梯度洗脱,流速0.3 mL·min~(-1),电喷雾离子源(Electrospray Ionization, ESI),正、负离子模式检测,扫描范围m/z 50~1000。利用多元统计分析筛选组间差异离子,将碎片离子信息与人类代谢组数据库(Human Metabolome Database, HMDB)等数据库匹配以鉴定生物标志物。通过京都基因和基因组百科全书(Kyoto Encyclopedia of Genes and Genomes, KEGG)数据库获得代谢物的生物信息,采用MetaboAnalyst 5.0软件分析其相关代谢通路。结果 研究显示,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大鼠抓力显著降低(P<0.01),补阳还五汤组较模型组可显著升高抓力(P<0.01);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大鼠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ctivated Partial Thromboplastin Time, APTT)降低(P<0.01),凝血酶时间(Thrombin Time, TT)值明显升高(P<0.05);纤维蛋白原(Fibrinogen, FIB)升高(P<0.05),与模型组比较,补阳还五汤组APTT值显著上升(P<0.01),FIB值下降(P<0.05);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血小板最大聚集率(Maximum Aggregation Rate, MAR)、平均聚集率(Average Aggregation Rate, AAR)显著上升(P<0.01),与模型组比较,补阳还五汤组的血小板MAR、AAR明显降低,具有不同程度的差异(P<0.01,P<0.05);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血小板CD62P表达明显升高(P<0.05),补阳还五汤组可明显降低血小板CD62P的表达率(P<0.05);扫描电镜结果显示,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血小板过度活化,伪足伸出明显,血小板之间聚集现象增多;与模型组比较,补阳还五汤组少见血小板活化和聚集现象减少。代谢组学结果显示,气虚血瘀证大鼠模型血小板代谢紊乱,最终得到95种差异显著代谢物,主要的差异代谢物集中在脂肪酸、氨基酸、磷脂酰胆碱、溶血磷脂酰胆碱、核苷酸等。补阳还五汤对气虚血瘀证的干预作用主要反映在对脂质代谢、氨基酸代谢、核酸代谢、能量代谢等代谢途径的调节。结论 研究初步揭示了气虚血瘀证模型大鼠血小板的代谢组学特征,并为补阳还五汤干预气虚血瘀证关于血小板的作用机制提供依据。
2025年07期 v.43 126-134+300-30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62K] [下载次数:79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熊坚;杨晨;郑倩华;魏荧;凌发样;齐文川;李德华;梁繁荣;
总结梁繁荣教授从“神、痰、瘀、虚”针药结合论治冠心病心绞痛的临证经验。根据冠心病心绞痛胸中气塞、喘息不得卧、甚则心痛彻背、背痛彻心的临床症状以及心主血脉、心主神明、久病伤正的理论基础,结合长期临证经验,梁繁荣教授认为神扰、痰浊、血瘀、正虚是冠心病心绞痛的四大病机,其既可单独为病,也可兼夹为病,并提出针药结合的治神、治痰、治瘀、治虚四治法则。梁繁荣教授临床研究发现冠心病心绞痛患者发病时内关、通里处因病理变化明显“激活”,故将两者确定为冠心病心绞痛的敏化穴,与夹脊穴合为主穴,并强调治疗过程中应重视以药调形、以针调气、针药结合、形气同调,以达到标本兼治、控制病情、缓解复发的目的。
2025年07期 v.43 135-13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4K] [下载次数:77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王泽坤;张顺超;王俊涛;郑玉玲;
肝癌是临床上最常见的肿瘤性疾病之一,其发病率和病死率在所有癌种中均居前列,且中国肝癌病例初次确诊以晚期居多,治疗难度大,复发转移率高,预后差。现代医学治疗肝癌有外科手术、介入治疗、放化疗、靶向治疗、免疫治疗等手段,疗效确切,但有不良反应多、依从性差、耐药性高等局限性问题。中医学认为肝癌发生与湿、热、痰、毒、瘀、虚等病理因素相关,病性为正虚邪实,治疗特点为辨证论治,一人一方,可有效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延长患者生存期。小柴胡汤是治疗肝癌的经典方剂,记载于《伤寒论》,具有和解少阳、疏肝健脾的功效。近年来诸多研究发现,其对肝癌具有良好的治疗作用。临床研究方面,小柴胡汤可提高手术疗效,促进术后恢复,改善放化疗不良反应,治疗癌性发热等并发症和预防肝癌发生;基础研究方面,小柴胡汤治疗肝癌的作用机制可能与可促进线粒体途径凋亡、阻滞细胞周期、逆转化疗耐药、提高免疫功能和抗氧化作用相关。主要从基础方证理论、临床研究及基础研究3个方面对小柴胡汤治疗肝癌展开讨论,旨在深入研究小柴胡汤治疗肝癌的新进展,以期为临床诊疗提供更加广阔的思路。
2025年07期 v.43 140-14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1K] [下载次数:137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朱小敏;陈炜;卓桂锋;蒲珊珊;吴林;
目的 现代研究表明免疫细胞在缺血性中风(IS)发生发展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当前对于中医正邪理论的内在机制尚未阐明,不少研究认为免疫细胞介导的免疫平衡可能是中医正邪理论的重要机制之一。利用孟德尔随机化(MR)分析验证免疫细胞对IS的因果关系,并进一步探讨正邪理论的内在机理。方法 基于公开的遗传数据,将免疫细胞作为工具变量进行双样本MR分析,探索731个免疫细胞表型与IS患病风险之间的因果关系。将逆方差加权(IVW)方法作为主要方法用作标准分析,使用加权中位数、MR-Egger、Simple mode和Weighted mode作为补充,Cochrans Q检验异质性、MR-Egger截距检验测试水平多效性。结果 经FDR校正后,发现仍有11个免疫细胞表型具有统计学意义(经FDR校正的p<0.05):其中CD27 on memory B cell、CD27 on sw mem、CD27 on CD24~+ CD27~+、CD27 on IgD~-CD38~(dim)、CD27 on IgD~- CD38~-、CD27 on IgD~- CD38~(br)、CD25 on IgD~+和CD25 on IgD~+ CD38~(dim)对IS的起危险作用;CD40 on CD14~- CD16~+ monocyte、CD40 on CD14~+ CD16~- monocyte、CD40 on CD14~+ CD16~+ monocyte对IS起保护作用。其中8个在B细胞组,3个在单核细胞组。以B细胞上的CD27、CD25和单核细胞上的CD40为显著。结论 通过遗传学手段证实了免疫细胞在IS中发挥关键作用,为阐明正邪理论的内在机理提供一定的参考。
2025年07期 v.43 145-149+298-29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32K] [下载次数:33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欧阳昕;刘中勇;
从古代文献和现代研究两个方面彰显虫类药治疗心系疾病的研究状况。从古代文献梳理虫类药治疗心系疾病的研究成果,从现代研究的资料中按病因、病机、病势、主治、药理归纳总结虫类药治疗心系疾病的研究现状,并特别指出虫类药治疗心系疾病值得注意的几个问题和今后研究的方向和趋势。这两个方面的内容,为进一步深入研究虫类药治疗心系疾病提供参考和借鉴。
2025年07期 v.43 150-15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4K] [下载次数:98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张暇蔚;杨丹阳;朱昊玥;王亚卓;陈佳;赵宁;曲保全;马慧可;李萍;蒙玉娇;赵京霞;
目的 观察秦艽五味方对2,4-二硝基氟苯(DNFB)诱导的特应性皮炎样小鼠模型皮损的改善作用并探索其机制。方法 以地塞米松为阳性药,将小鼠随机分为空白组(Ctrl)、模型组(DNFB)、阳性药组(DXMS)和秦艽五味方组(QJF),建立DNFB诱导的小鼠特应性皮炎样模型,观察各组小鼠特应性皮炎积分(SCORAD)指数,并拍照记录;取材后,光镜下观察皮损组织形态学变化及表皮层厚度;甲苯胺蓝染色法检测肥大细胞数量;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皮损中丝聚蛋白(FLG)的表达;ELISA法检测小鼠血清IgE的表达;流式细胞术检测小鼠脾脏和淋巴结中Th1/Th2比例、淋巴结中Th17细胞比例;高通量液相蛋白芯片技术检测血清中炎症因子的差异表达。结果 与模型组相比,秦艽五味方组小鼠皮损SCORAD评分及搔抓指数明显降低,皮损变薄,皮损部位肥大细胞个数明显减少,FLG阳性表达恢复,IgE的表达降低,脾脏和淋巴结中Th1/Th2比例上升,淋巴结中Th17细胞比例降低。经秦艽五味方治疗后,小鼠血清中炎症因子均有降低,其中秦艽五味方对Th2型相关细胞因子表达的调控作用效果最显著。结论 秦艽五味方能够改善DNFB诱导的特应性皮炎样小鼠的皮损,对Th2型相关细胞因子炎症反应的调控作用最明显。
2025年07期 v.43 155-161+302-30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526K] [下载次数:92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江静;张小卿;曹锐;陈怡然;周歆;胡楠;孙世婧;李佳欣;石蓉;
目的 观察电针干预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对其海马区星形胶质细胞活化的作用机制,及对活性氧(reactive oxygen species, ROS)、硫氧还蛋白相互作用蛋白(thioredoxin interacting protein, TXNIP)、核苷酸结合寡聚化结构域样受体蛋白3[nucleotidebinding oligomerization domain(NOD)-like receptor family pyrin domain containing 3,NLRP3]表达的影响。方法 48只成年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4组,假手术组、模型组、ROS抑制剂组与电针组,每组12只。通过Koizumi线栓法制备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模型,采用Longa评分法对大鼠进行纳入与剔除,假手术组仅剥离颈动脉。抑制剂组需造模前3 d开始用ROS抑制剂n-乙酰-1-半胱氨酸溶液进行灌胃,共连续灌胃10 d,电针组选取百会、印堂以及双侧足三里进行干预,10 min/d,共7 d。圆筒实验观察神经功能恢复情况,2,3,5-氯化三苯基四氮唑(triphenyltetrazolium chloride, TTC)染色法检测脑梗死面积,免疫组化法检测海马区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lial fibrillary acidic protein, GFAP)的阳性表达,二氢乙啶(dihydroethidium, DHE)荧光探针检测海马区ROS含量,蛋白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海马区GFAP、TXNIP、NLRP3蛋白表达,免疫荧光法测定海马区TXNIP与NLRP3共定位情况。结果 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不对称指数明显降低,神经功能损伤程度较重(P<0.01),脑梗死面积范围较大(P<0.01),GFAP阳性表达以及蛋白含量增多(P<0.01),星形胶质细胞增殖较少,胞体纤维突起程度较弱,ROS、TXNIP与NLRP3含量显著上升(P<0.01);与模型组比较,ROS抑制剂组与电针组不对称指数较高,神经功能损伤恢复情况良好(P<0.05,P<0.01),脑梗死面积范围缩小(P<0.01),GFAP阳性表达以及蛋白含量增多显著(P<0.01),星形胶质细胞增殖活化程度增多,排列紧密,细胞纤维突起程度增加,ROS、TXNIP与NLRP3含量均有下降(P<0.05,P<0.01),且电针组较抑制剂组更为显著。结论 电针干预可以恢复大鼠的神经功能损伤,其机制可能与促进星形胶质细胞增殖活化,抑制ROS-TXNIP-NLRP3信号通路有关,以减轻氧化应激及炎性反应,发挥脑保护作用。
2025年07期 v.43 162-167+306-30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10K] [下载次数:76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谢春燕;曲珍妮;刘静静;戴衍朋;杨硕;杨希文;辛义周;石典花;
大黄是古今临床常用大宗中药,通过查阅历代本草著作,梳理古籍文献中大黄炮制历史沿革及炮制作用,总结历版药典标准及全国和各省市中药炮制规范中大黄炮制方法收载情况,并对大黄炮制工艺、炮制对化学成分和药理作用影响等现代研究进行总结,结果发现大黄古代炮制方法较多,包括净制、切制、炮炙、酒制(酒洗、酒浸、酒蒸、酒炒、酒煨等)、蜜制、炒制、醋制(醋煎、醋蒸、醋煨、醋煮等)、煨制、童便制、药汁制、泔水制、酥制和姜制等;现代常用炮制方法主要为净制、酒炙、酒炖或酒蒸、炒炭,与古代炮制方法相比明显减少,通过综述以期为大黄炮制进一步研究及临床用炮制品开发提供参考。
2025年07期 v.43 168-17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6K] [下载次数:217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羊郑薇;文晓东;苏锦丽;杨士运;张莞芬;曾玉茹;
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 PD)是一种常见的神经退行性变性疾病,其发病率及病死率逐年递增,对患者的生活造成了很大的影响,也给社会带来了极大的负担,但目前缺乏有效的治疗药物。黄连是中华民族传统的中草药,有着两千多年的历史,含有多种活性成分如有生物碱类、木脂素类、黄酮类、酸性成分等,具有多信号、多靶点、多通路的神经保护作用,如抗炎、抗氧化应激、线粒体保护等多种药理作用。黄连在包括脑缺血损伤、阿尔茨海默病、帕金森病、亨廷顿舞蹈症、癫痫等神经退行性疾病中展现出了良好的应用前景。黄连及其有效成分黄连素可能通过抗氧化应激、线粒体保护、抑制神经炎症、抑制细胞凋亡等作用机制起到神经保护作用。归纳总结了帕金森病的研究现状,黄连防治帕金森病的理论作用及其有效成分黄连素在保护脑黑质多巴胺能神经元方面相关机制的研究进展,为黄连在临床上防治帕金森病提供理论依据。
2025年07期 v.43 176-18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8K] [下载次数:76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杨可威;朱连连;禹姗姗;陈正元;吴瑾;王爽;战丽彬;
目的 观察参苓白术散(Shenling Baizhu Powder, SLBZP)及其拆分组分对高脂饮食(High fat diet, HFD)结合小剂量链脲佐菌素(Streptozotocin, STZ)所致肥胖2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s mellitus, T2DM)大鼠糖脂代谢的影响,从而获得参苓白术散改善肥胖2型糖尿病的最佳有效部位,并阐明参苓白术散以“甘”治“甘”的主要物质基础。方法 采用参苓白术散及其拆分组分、利拉鲁肽治疗肥胖T2DM大鼠。定期测量大鼠的体质量、腹围、摄食量、饮水量、空腹血糖,给药结束后进行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ral glucose tolerance test, OGTT)、胰岛素耐量试验(Insulin tolerance test, ITT)、丙酮酸耐量试验(Pyruvate tolerance test, PTT)。计算稳态模型-胰岛素抵抗指数(Homeostasis model assessment of insulin resistance index, HOMA-IR)、稳态模型胰岛素分泌指数(Homeostasis model assessment of β-cell, HOMA-β)、胰岛素敏感指数(Insulin sensitivity index, ISI)、定量胰岛素敏感性指数(Quantitative insulin sensitivity check index, QUICKI)等参数。实验结束时,收集血清和胰腺组织进行生化、病理分析。结果 采用HFD+STZ成功构建了肥胖T2DM动物模型。参苓白术散及其拆分组分能够减轻肥胖T2DM大鼠体质量、减少腹围,缓解肥胖T2DM大鼠多饮、多食的表型,调节脂代谢。能够降低肥胖T2DM大鼠空腹血糖,改善葡萄糖耐量、胰岛素耐量及丙酮酸耐量,改善胰岛形态及功能,调节糖代谢。结论 参苓白术散及其拆分组分可有效改善肥胖T2DM,调节糖、脂代谢紊乱,修复胰腺的病理损伤。参苓白术散多糖是改善肥胖T2DM的最佳有效部位。参苓白术散多糖组分、树脂70%醇洗组分、水洗组分为参苓白术散“甘”味的主要物质基础,其共同发挥着参苓白术散改善肥胖T2DM的作用。
2025年07期 v.43 182-189+309-31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588K] [下载次数:71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东红阳;王连睿;安一珂;杨卉妍;苗明三;
独活是一味经典的祛风湿药,具有突出的祛风除湿,通痹止痛的功效,被广泛应用于骨系疾病的治疗中。但独活品种繁多且药效差异大,临床用药的有效性无法得到保障。规范独活的中药材质量,是保证独活临床用药安全有效的基础。综述了独活质量控制的现状,指出仅以蛇床子素和二氢欧山芹醇当归酸酯含量作为质控标准的不足,同时结合质量标志物(Quality marker, Q-Marker)的核心概念,从植物亲缘学、化学成分特有性、传统药性、化学成分的可测性、不同配伍环境、不同采收期和炮制方法以及新的功效等方面预测独活的Q-Marker。结果发现,香豆素类成分,如蛇床子素、二氢欧山芹醇当归酸酯、异欧前胡素、香柑内酯、补骨脂素、欧前胡素和东莨菪内酯;挥发油类成分,如欧芹酚甲醚、α-没药醇、2-(二乙氨基苯基甲基)环己醇、β-水芹烯、当归醇A、当归醇G等可作为独活的Q-Marker,为建立独活全面、完善的质量控制体系提供了参考依据。
2025年07期 v.43 190-19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5K] [下载次数:82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 周凯龙;刘陆阳;苏克雷;李汇博;孙月;顾晓通;梁帅;仲伟伟;杨漪;孙慧媛;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s, COPD)稳定期合并肺动脉高压(pulmonary hypertension, PH)是常见的共病状态,呈进行性发展,也是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形成的关键环节。中医药治疗具有多层次、多靶点和不良反应小的优势。稳定期是决定疾病预后转归的关键。张仲景首创“心肺同治”之法,程玠基于前人经验提出“心肺同归一治”的学术思想,“肺心同治”是“心肺一体观”的具化,蕴含着深刻的标本兼治和既病防变思维。基于肺心经络相连,共司气血;肺心同位上焦,阴阳相应;肺心统于宗气,相系营卫的生理学基础,阐明肺心不足、痰瘀内生是COPD稳定期合并PH的核心病机,施以气血同调、温运阳气、培补宗气的“天地人三才”治法,以期为COPD稳定期合并PH的临床诊疗提供思路和借鉴。
2025年07期 v.43 195-19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2K] [下载次数:55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孔小娟;马正娇;谈珍瑜;
目的 探讨益肾化瘀方结合仿生物电刺激预防宫腔镜下宫腔粘连分离术后复发效果。方法 研究共计纳入148例重度宫腔粘连患者(2020年6月—2023年6月收治)进行分组,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对照组,各组74例。对照组采取宫腔镜下宫腔粘连分离术治疗,并结合仿生物电刺激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结合益肾化瘀方治疗。治疗过程中对照组脱落2例,观察组脱落3例,观察各组数据情况:疗效、术后并发症、治疗前后中医证候总积分以及宫腔粘连评分变化、治疗前后宫腔容积及子宫内膜厚度、搏动指数(Pulse Index, PI)及血管阻力指数(Resistance Index, RI)变化、术前、术后1个月及术后2个月患者的月经失血图评分法(Pictorial Blood Loss Assessment Chart, PBAC)评分情况、术后6个月患者宫腔粘连复发率及成功妊娠率。结果 观察组患者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各组患者治疗后的中医证候总积分以及宫腔粘连评分、宫腔容积及子宫内膜厚度、PI及RI指标均改善,观察组患者治疗后中医证候总积分以及宫腔粘连评分、宫腔容积及子宫内膜厚度、PI及RI指标均优于对照组(P<0.05);术后1个月及术后2个月观察组患者的PBAC评分优于对照组(P<0.05);术后6个月观察组患者的宫腔粘连复发率低于对照组,成功妊娠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益肾化瘀方结合仿生物电刺激可较好提升宫腔镜下宫腔粘连分离术手术效果,预防宫腔粘连复发,改善临床病症及患者子宫情况,降低术后并发症,提升成功妊娠率,值得应用。
2025年07期 v.43 200-20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6K] [下载次数:20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何金泉;卢梦琴;刘聪聪;李丽梅;
目的 评估桂枝龙骨牡蛎汤联合重复经颅磁刺激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 COPD)合并焦虑抑郁症中的应用。方法 采用前瞻性研究方式,选取COPD合并焦虑抑郁症患者98例。按照随机数字表分组,每组49例。对照组予以重复经颅磁刺激,持续8周;观察组予以桂枝龙骨牡蛎汤联合重复经颅磁刺激,持续8周。评价疗效和不良反应,治疗前和治疗8周评定白介素-1β(Interleukin-1β,IL-1β)、白介素-6(Interleukin-6,IL-6)、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 CRP)和焦虑自评量表(Self-rating anxiety scale, SAS)、抑郁自评量表(Self-rating depression scale, SDS),相互比较。结果 对照组的临床疗效低于观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8周对照组血清IL-1β[(32.81±5.80)ng/mL]、IL-6[(20.15±3.56)ng/mL]、CRP[(8.46±2.15)mg/mL]高于观察组[(28.63±5.47)ng/mL、(14.08±3.12)ng/mL、(5.13±1.86)n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8周对照组SAS评分[(49.81±1.63)分]、SDS评分[(52.10±1.22)分]高于观察组[(48.42±1.56)分、(50.06±1.16)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总不良反应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桂枝龙骨牡蛎汤联合重复经颅磁刺激应用于COPD合并焦虑抑郁症,可以改善焦虑、抑郁症状,减轻炎症反应,并且安全性高。
2025年07期 v.43 204-20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3K] [下载次数:46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王慧;熊鑫;杨梦其;王巍;郭玉双;段绍风;王琳;李雪松;
目的 探讨丹红注射液联合左西孟旦对脓毒症心肌病患者N-末端B型脑钠肽前体(NT-proBNP)、肌钙蛋白I(cTnⅠ)水平及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 研究中共纳入85例脓毒症心肌病患者,选取时间为2018年1月—2023年10月,进行回顾性分析。将所有患者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A组(42例,左西孟旦治疗)和B组(43例,丹红注射液联合左西孟旦治疗),14 d为1个疗程,两组患者均进行为期2个疗程的治疗。将两组患者治疗前后NT-proBNP、cTnⅠ水平的变化进行对比,将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进行比较,将两组患者治疗前,治疗后24、48、72 h血流动力学指标、心功能指标水平及miR-133a、miR-499a-5p、miR-21-3指标水平进行对比。结果 治疗后两组患者NT-proBNP、cTnⅠ指标水平均相较于治疗前下降,且B组患者上述指标比A组下降;治疗后两组患者主症、次症中医证候积分均相较于治疗前下降,且B组患者上述评分比A组低;治疗后不同时间点B组患者心率(HR)均相较于A组下降,随着治疗时间的延长,两组患者HR呈下降趋势,而平均动脉压(MAP)呈上升趋势;治疗后不同时间点两组患者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均相较于治疗前上升,B组患者治疗72 h LVEF指标水平相较于A组上升,治疗后不同时间点两组患者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均相较于治疗前上升,B组患者治疗72 h LVEDD指标水平相较于A组下降(均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miR-133a、miR-499a-5p、miR-21-3指标水平均相较于治疗前下降,且B组患者上述指标比A组下降(均P<0.05)。结论 丹红注射液联合左西孟旦应用于脓毒症心肌病患者的治疗中,可有效缓解患者临床症状,减轻心肌受损程度,降低miRNAs相关指标的表达水平,有助于血流动力学指标的改善。
2025年07期 v.43 208-211+31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78K] [下载次数:1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陈丹;王珊珊;邢海辉;
目的 观察火针点刺咽部联合咽部冷刺激治疗脑卒中后口咽期吞咽障碍(post-stroke oropharyngeal dysphagia, POD)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20年2月—2023年5月于医院就诊的POD患者80例,以计算机随机数字生成器分为冷刺激组(40例,常规治疗+咽部冷刺激治疗)、火针组(40例,冷刺激组+火针点刺咽部治疗)。比较治疗前、后冷刺激组、火针组中医证候积分、吞咽功能评级、吞咽功能评分、生活质量及营养状况评分;比较冷刺激组、火针组临床疗效、不良反应。结果 治疗后火针组吞咽困难、肢体偏瘫、舌强语謇积分及总分,吞咽功能评级Ⅲ级百分率,营养风险筛查2002量表(nutritional risk screening 2002,NRS-2002)评分均低于冷刺激组(P<0.05),吞咽功能评级Ⅰ级、Ⅱ级百分率,吞咽功能评分,吞咽障碍特异性生存质量量表(swallowing quality of life questionnaire, SWAL-QOL)评分高于冷刺激组(P<0.05)。火针组临床总有效率高于冷刺激组(P<0.05)。冷刺激组、火针组均无明显不良反应。结论 火针点刺咽部联合咽部冷刺激可减轻POD,提升治疗效果、生活质量,改善患者营养状况,且安全可靠。
2025年07期 v.43 212-21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2K] [下载次数:67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林丹霞;罗志雄;赵竞秀;徐卫方;梁永安;
目的 探究补肺益肾祛痰纳气法联合布地格福治疗阳虚痰阻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 COPD)稳定期患者疗效。方法 选取95例COPD稳定期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法分为对照组(48例)和试验组(47例)。两组均予以基础治疗,对照组采用布地格福治疗,试验组采用补肺益肾祛痰纳气法+布地格福治疗,均治疗3个月。比较两组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肺功能[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占预计值百分比(forced expiratory volume in the first second as a percentage of predicted value, FEV_l%pred)、FEV_l/用力肺活量(forced vital capacity, FVC)、最大呼气中段流量(maximum mid-expiratory flow, MMEF)、峰值流速(peak expiratory flow, PEF)]、气道重塑指标[基质金属蛋白酶(matrix metalloproteinase, MMP)-9、基质金属蛋白酶抑制因子(tissue inhibitor of metalloproteinase, TIMP)-1、MMP-9/TIMP-1]、炎性指标[白细胞介素(interleukin, IL)-8、肿瘤坏死因子(tumor necrosis factor, TNF)-α]、血管内皮功能指标[内皮素(endothelin, ET)、一氧化氮(nitric oxide, NO)]、活动能力[6 min步行测验(six-minute walking test, 6MWT)、呼吸困难指数(modified medical research council, mMRC)问卷]。结果 治疗3个月后,两组中医证候积分、血清IL-8、TNF-α、ET、MMP-9水平及MMP-9/TIMP-1均降低,且试验组各指标降幅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FEV_1%pred、FEV_l/FVC、MMEF、PEF、血清NO、TIMP-1水平、6MWT均升高,且试验组各指标升幅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补肺益肾祛痰纳气法联合布地格福治疗阳虚痰阻型COPD稳定期,能有效改善患者内皮功能,减轻气道重构,抑制炎性反应,进而缓解临床症状,提高肺功能,促进日常活动能力复旧。
2025年07期 v.43 216-22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1K] [下载次数:2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许波;郑荆洲;向先才;张明;张泽;
目的 探讨甲状腺术后咳嗽患者应用苏黄止咳胶囊治疗的临床效果及用药安全性。方法 纳入203例甲状腺术后咳嗽患者(2021年1月—2023年9月收治)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102例)和对照组(101例),对照组术后给予盐酸氨溴索雾化治疗,观察组则术后给予盐酸氨溴索雾化及苏黄止咳胶囊治疗,两组患者疗程均为7 d。治疗过程中观察组脱落2例,对照组未见脱落。观察各组患者数据情况:临床疗效、术后咳嗽缓解时间以及术后咳嗽消失时间、患者日间咳嗽症状积分以及夜间咳嗽症状积分、治疗前后各组患者中文版的莱切斯特咳嗽量表(Leicester cough questionnaire in Mandarin-Chinese, LCQ-MCL)评分变化与焦虑自评(Self-rating anxiety scale, SAS)、抑郁自评量表(Self-rating depression scale, SDS)评分变化、免疫球蛋白相关指标变化、生活质量(Karnofsky performance scale, KPS)评分变化、治疗不良反应。结果 治疗总有效率方面,观察组及对照组分别是97.00%(97/100)、90.10%(91/101),前者更高,P<0.05;观察组术后咳嗽缓解时间以及术后咳嗽消失时间均比对照组更短,日间咳嗽症状积分以及夜间咳嗽症状积分均比对照组更低,P<0.05;治疗后各组患者LCQ-MCL评分、免疫球蛋白相关指标、KPS评分均提升,SAS及SDS评分均下降,观察组患者治疗后LCQ-MCL评分、免疫球蛋白相关指标、KPS评分均高于对照组患者,SAS及SDS评分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两组患者治疗不良反应率均较低,P>0.05。结论 苏黄止咳胶囊治疗甲状腺术后咳嗽临床效果显著,患者症状改善,免疫功能以及生活质量均提升,不良反应少,治疗安全可靠。
2025年07期 v.43 221-22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4K] [下载次数:30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李茹;马树灿;肖红;英俊岐;刘智芬;
目的 探讨老年冠心病(Coronary heart disease, CHD)患者并发衰弱的危险因素及采取中医甘草泻心汤加李可肾四味增减治疗的效果。方法 选取2020年2月—2021年2月在医院接受治疗的老年CHD且合并衰弱患者120例作为衰弱组、另外选取120例不合并衰弱的老年CHD患者作为非衰弱组,分析引起CHD患者发生衰弱的危险因素;将衰弱组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分为联合组和西医组各60例,西医组采用常规西医治疗方案,联合组在西医组基础上加用中医甘草泻心汤加李可肾四味增减治疗,疗程均为12周,对比两组治疗效果差异。结果 (1)经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体质量指数(Body mass index, BMI)降低、合并急性冠脉综合征、微营养评估(Mini Nutritional Assessment Short Form, MNA-SF)评分增高、Charlson共病指数增高是老年CHD患者发生衰弱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白蛋白(Albumin, ALB)、总蛋白(Total protein, TP)水平升高可有效降低老年CHD患者发生衰弱的风险,属于保护性因素(P<0.05)。(2)治疗前,西医组和联合组两组患者的血红蛋白(Hemoglobin, Hb)、ALB、TP、前白蛋白(Prealbumin, PA)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血清Hb、ALB、TP、PA水平与治疗之前对比均显著提高(P<0.05),联合组患者的血清Hb、ALB、PA水平高于西医组(P<0.05);治疗前,西医组和联合组两组患者的握力、起立-行走计时测试(Timed Up and Go test, TUG)、重复坐站测试(Functional Sit-to-Stand Test, FTSS)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握力与治疗之前对比均显著提高,TUG、FTSS水平显著降低(P<0.05),联合组患者的握力高于西医组,TUG小于西医组(P<0.05)。结论 营养不良和共病是老年CHD患者并发衰弱的危险因素;在西医基础治疗方案的基础上加用中医甘草泻心汤加李可肾四味增减治疗能显著提升治疗效果。
2025年07期 v.43 225-22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0K] [下载次数:1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陈影;杜文霞;曹颖;
目的 研究通管消癥汤内服联合黄金散外用在输卵管阻塞性不孕症中的应用效果及对炎症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0年1月—2021年12月于医院进行输卵管介入再通术后的输卵管阻塞性不孕症患者12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均分为两组,每组60例,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西药及灌肠、外敷疗法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通管消癥汤内服治疗。治疗3个月后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中医症状积分、炎症因子[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白细胞介素-8(interleukin-8,IL-8)和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水平,治疗结束后跟踪随访12个月观察输卵管通畅率及宫内妊娠率。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95.00%(57/60),显著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83.33%,50/60),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带下异常、腰骶酸痛、脉弦细涩、舌黯苔白症状积分均显著降低,且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IL-6、IL-8和TNF-α水平均显著降低,且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结束后12个月观察组输卵管通畅率及宫内妊娠率分别为91.67%(55/60)、33.33%(20/60),对照组分别为81.67%(49/60)、23.33%(14/60),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通管消癥汤内服联合黄金散外用在输卵管阻塞性不孕症中的应用效果满意,能够降低患者血清炎症因子水平,是有效的治疗方案,值得应用。
2025年07期 v.43 229-23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5K] [下载次数:19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金文晶;谢晋凤;
目的 探讨基于肺-肾-骨轴的补肾法联合伊班膦酸治疗肺癌骨转移及CT对预后的监测价值。方法 共纳入92例肺癌骨转移患者,选取时间为2020年9月—2023年9月,所有患者均来源于滕州市中心人民医院,进行回顾性分析,将所有患者按照治疗方式的不同分为A组(46例,采用伊班膦酸治疗)和B组(46例,采用基于肺-肾-骨轴的补肾法联合伊班膦酸治疗)。将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KPS评分、血清肿瘤标志物水平以及5-羟色胺(5-HT)、前列腺素E2(PGE2)、内皮素-1(ET-1)水平对比,将所有患者治疗前后溶骨型、成骨型及混合型骨转移灶CT值进行对比。结果 治疗后两组患者中医证候积分均相较于治疗前下降,且B组相较于A组下降,KPS评分均相较于治疗前上升,且B组相较于A组上升;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清糖类抗原125(CA125)、糖类抗原199(CA199)、细胞角蛋白片段19(CYFRA21-1)水平均相较于治疗前下降,且B组患者上述指标相较于A组下降;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清5-HT、PGE2、ET-1水平均相较于治疗前下降,且B组患者上述指标相较于A组下降;治疗后3、6个月溶骨型、混合型及混合型肺癌骨转移病灶CT值均呈逐渐上升趋势,且治疗后6个月不同类型肺癌骨转移病灶CT值相较于治疗后3个月上升(均P<0.05)。结论 基于肺-肾-骨轴的补肾法联合伊班膦酸应用于肺癌骨转移患者的治疗中,可有助于临床症状的缓解,提升身体机能,降低血清肿瘤标志物水平,镇痛效果明显,同时应用MSCT检查可对肺癌骨转移患者治疗效果进行评定。
2025年07期 v.43 232-23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2K] [下载次数:19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赵云;甘婷;丁瑞景;韦书霞;刘俊霞;赵桂桂;张五钢;
目的 探讨解毒三根汤对结肠癌CT-26细胞的影响研究。方法 选取健康清洁级BALB/c小鼠90只,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和解毒三根汤组,除对照组外其余组小鼠建立结肠癌小鼠模型,模型组给予生理盐水灌胃,解毒三根汤组给予解毒三根汤灌胃,1周后通过眼球获取各组小鼠血清;将各组小鼠血清与CT-26细胞共培养,采用四甲基偶氮唑盐比色法(methyl thiazolyl tetrazolium assay, MTT)检测细胞增殖,Transwell法检测细胞迁移能力,细胞侵袭试验检测细胞侵袭能力,Western blot检测BCL2-Associated X的蛋白质(BCL2-Associated X,Bax)、B淋巴细胞瘤-2基因(B-cell lymphoma-2,Bcl-2)蛋白表达。结果 解毒三根汤血清组细胞培养24、48和72 h时吸光值分别为0.198±0.068、0.321±0.103和0.462±0.106,明显低于对照血清组和模型血清组(P<0.05);解毒三根汤血清组迁移细胞数、侵袭细胞数分别为(122.03±10.48)个/HP和(32.10±5.15)个/HP,明显低于对照血清组和模型血清组(P<0.05);解毒三根汤血清组Bax蛋白相对表达量为0.978±0.106,明显高于对照血清组和模型血清组(P<0.05),而Bcl-2蛋白相对表达量为0.354±0.092,明显低于对照血清组和模型血清组(P<0.05)。结论 解毒三根汤能够抑制结肠癌患者CT-26细胞增殖、迁移和侵袭能力,研究其机制发现可能与调控Bax、Bcl-2表达有关。
2025年07期 v.43 236-23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4K] [下载次数:15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都丽娜;杨德志;乌兰;美丽;吴萨如拉;巴雅苏拉;包永昌;苏日古格其其格;松林;
目的 基于肠道菌群,探讨苏格木勒-4汤的配伍规律。方法 72只SPF级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C)、模型组(M)、苏格木勒-4汤组(S-4)、缺酸枣仁方组(QSZR)、缺白豆蔻方组(QBDK)、缺香旱芹方组(QXHQ)、缺荜茇方组(QBB)、酸枣仁组(SZR)、白豆蔻组(BDK)、香旱芹组(XHQ)、荜茇组(BB)、安神补脑液组(Y)。使用慢性不可预知温和应激刺激(chronic unpredictable mild stimulation, CUMS)+对氯苯丙氨酸(parachlorophenylalanine, PCPA)法建立失眠大鼠模型。造模后分别给予相应药物治疗7 d,剂量为1.215 g/kg, C组和M组均给予等量蒸馏水,Y组剂量为1.8 mL/kg。比较治疗后各组大鼠一般状态与结肠组织形态,血清中5-羟色胺(5-hydroxytryptamine, 5-HT)、γ-氨基丁酸(γ-aminobutyric acid, GABA)、乙酰胆碱(acetylcholine, AChE)、前列腺素D2(prostaglandin D2,PGD2)、P物质(substance P,SP)、血管活性肠肽(vasoactive intestinal peptide, VIP)、胃泌素(gastrin, GAS)含量,结肠组织与下丘脑组织中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ducible nitric oxide synthase, iNOS)含量,以及肠道菌群16S核糖体DNA(16S ribosomal DNA identification, 16SrDNA)。结果 治疗结束后M组大鼠昼夜节律紊乱甚至消失,精神状态变差,其余各组精神状态较治疗前有不同程度好转。结肠组织HE染色显示治疗各组均可不同程度改善模型大鼠病理变化。M组大鼠血清中5-HT、GABA、AChE、GAS、VIP水平显著改变(P<0.05),结肠与下丘脑INOS水平显著升高(P<0.05)。S-4组能显著改善这些变化(P<0.05)。方中白豆蔻对失眠相关神经递质水平调控能力最强,香旱芹对脑肠肽水平调控能力最强,荜茇对结肠与下丘脑组织中INOS水平调控能力最强。从肠道菌群属水平对各组肠道微生物群落进行分析,多个分组间比较采用线性判别效应量分析(LEfSe),筛选出关键差异菌属7种,并通过分析发现方中各个组分可不同程度调节肠道菌群的紊乱,进一步探讨肠道菌属与所检测ELISA指标之间的关系,得知红蝽菌UCG_002与下丘脑组织INOS呈显著正相关,丁酸弧菌与结肠组织INOS、血清VIP呈显著正相关,双歧杆菌与血清GAS呈显著负相关。结论 苏格木勒-4汤及其拆方与单药可不同程度的改善失眠模型大鼠体内失眠相关神经递质、脑肠肽含量及肠道菌群的变化。
2025年07期 v.43 239-245+316-31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10K] [下载次数:78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樊富华;闫圣坤;刘洋;刘尊奇;
蒲公英始载于《新修本草》,是一种历史悠久的药食同源性植物,具有清热解毒等功效,其中多糖是蒲公英中主要的活性成分之一。以蒲公英多糖作为研究对象,结合近20年来国内外的相关文献,总结了蒲公英多糖的化学结构、提取、分离纯化方法、生物活性以及相关应用。结果显示,蒲公英多糖多采用热水浸提法、超声辅助提取法、酶提取法、超临界萃取法等方法提取,提取率差异大;均一多糖则采用Sevag法、大孔吸附树脂法、柱层析法等除杂提取获得。蒲公英多糖具有抗肿瘤、抑菌、抗炎、降血糖、保肝和抗突变等作用,截至目前,蒲公英多糖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其一级结构方面,而有关单糖组分的完整结构特征却鲜有报道,且多数研究仅限于动物及细胞水平,缺乏对其机理的深入研究。因此对多糖的分离纯化技术进行完善,并利用现代检测技术对其进行结构鉴定,确定构效关系、活性和作用机理是今后研究蒲公英多糖的一大重点,同样也是蒲公英多糖规模化应用于市场的关键。
2025年07期 v.43 246-25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8K] [下载次数:208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